苏州大学医学教育110周年发展大会系列活动-苏医生物药交叉创新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者:王燕发布时间:2022-11-15浏览次数:1380

 

      2022年11月4日上午,“苏州大学医学教育110周年发展大会系列活动:苏医生物药交叉创新发展论坛”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世尊酒店举办。论坛围绕苏州大学生物药交叉创新研究院如何更好促进苏州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苏州生物药创新共同体如何促进苏州一号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展开。论坛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医学院院长、国创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詹启敏和BioBAY总裁、国创中心执行主任殷建国担任。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潘瑜全程参加论坛并致辞。袁建栋、张佩琢、赵群、尚小云、袁纪军、秦刚、董欣等苏州代表性生物药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参加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刘庄、张洪涛、郁秋亚、姜智、李咏梅等苏大和BioBAY的领导和专家。药学院班子全体成员参加论坛,论坛秘书长王欣、钟志远先后主持论坛。

詹启敏院士致辞

      詹启敏院士介绍了苏州医学院110年的办学历程,之后对下一步医学教育包括药学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提出要总结多方经验,发挥各方面优势,促进园区生物药的发展,把苏州园区的一号产业办好。詹院士指出办好医学一定要遵循医学规律:医学的发展一定要有完整性和系统性。苏州医学院的成立更多的也是顺应时代的呼唤,健康中国的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建设,人才强国的建设,要不遗余力把医学办好。苏州大学要想办成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医学一定不能拖后腿,其次医学一定要办好!医学一定要占据整个大学贡献的半壁江山。詹院士特别强调了医学和药学的发展单独走很难走很远,一定要与多学科交叉合作。詹院士称苏州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苏州大学要整合好相关各种学术资源,结合园区资源、企业资源,政府和园区要搭建更高的平台,未来多方共同努力让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国际上当之无愧的医药引领者。


潘瑜主任致辞

      潘瑜主任全面介绍了园区在科技方面特别是生物医药方面的发展优势以及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规划情况。他表示,园区的发展理念就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与本次会议的交叉主题高度一致,园区的多方资源都期待在未来和苏州大学有多方的合作。


殷建国总裁主旨发言

      殷建国总裁介绍了国创中心的建设模式、人才引进交流、知识产权归属、资本等方面的思考。提出要将教授与企业这两股绳拧到一起;加强海外人才引进到企业,知名企业家到高校当教授,推动高校和企业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国创中心的框架下,探索高校与企业更好的融合;建立相应灵活的通道和机制,解决校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从原点开始融入,共同找到初创的资本来帮助企业,促进成果转化。


钟志远院长主旨发言

      钟志远院长首先介绍苏州医学院及药学院,接着针对本次会议的讨论主题提出了关于筹建苏州大学生物药交叉创新研究院以及苏州生物药创新共同体构想。钟院长指出,关于苏州大学生物药交叉创新研究院的建设,要加强校内优秀人才和优势平台整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全方位配合、支持和服务国创中心的建设;关于苏州生物药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将由医学院和国创中心牵头,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突破生物药产业发展瓶颈,为苏州市生物药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嘉宾发言及交流研讨

      袁建栋、张佩琢、赵群、尚小云、袁纪军、秦刚、刘庄、董欣、张洪涛等就生物药交叉创新研究及生物药创新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从体制机制、资本投资、资源融合、源头创新、知识产权、平台搭建与整合、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殷建国总裁最后表示,国创中心与BioBAY将和苏州医学院以及药学院等全力配合,做好后续的落实工作。


詹启敏院士总结会议

詹启敏院士对苏州医学院及药学院全力配合国创中心建设,国创中心依托苏州大学加强建设等提出了明确建议。名城需要名校,苏大要为苏州争光,医学院和药学院要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脑筋。国创中心要虚实结合搭建前沿平台。在建设好实体平台的同时要利用好苏大等各方的人才资源,通过“以人引人”建设好人才队伍,体现国创中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可从苏大药学院先选拔一些杰出人才进入国创中心。要联合生物医药领域志同道合者成立联合体、共同体,共建共享,打破壁垒。

      最后,詹院士从发展定位和推进有组织科研两个方面进行了会议总结。苏州聚焦生物药产业发展,要在更高的层面做出顶层设计;解决实体经济和重大需求的问题要靠有组织的科研。要以苏州为主线,引领和支撑生物药的发展。对于符合客观规律、切实可行的好目标、好想法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形成方案向园区、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领导部门汇报。整合全方位资源配置,形成联合体,促进良性竞争和沟通交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用好园区和苏大资源,用好国创中心平台,建立中长期的规划,做成路径图,反复沟通,切实推进,实现共同发展。

撰稿:迟哲

摄影:高博、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