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药学院欢迎您!

药学院研究生培养节点及注意事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8浏览次数:1747

学生类型 开题 中期 毕业
时间 要求 时间 要求 论文要求 是否盲审 论文评阅 答辩要求 备注
博士 博士一年级第二学期 博士研究生论文开题考核小组应设组长一名,组员由组长提名,组员不少于4人,需具有博导资格。
开题考核小组需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
博士三年级第一学期 博士中期考核小组应设组长一名,组员由组长提名,组员不少于4人,需具有博导资格。
中期考核小组需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负责记录和整理中期考核资料。
博士研究生(不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硕士推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SCI、EI英文源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至少1篇(第一作者)。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SCI二区及以上源期刊或影响因子不小于5.0的SCI源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至少1篇(第一作者);或在SCI三区源期刊或影响因子小于5.0但不小于2.0的SCI源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至少2篇(均为第一作者)。
硕士推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SCI三区及以上源期刊或影响因子不小于3.0的SCI源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至少1篇(第一作者);或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所发表的SCI源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不小于3.0(均为第一作者)。
学校送盲审,博士全部盲审 盲审5人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术造诣深厚的正高级职称的专家至少5人(人数须为单数)组成,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占多数。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可不聘请校外专家。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由各院(部、所、中心)负责组织,预答辩小组由学位申请人的导师、指导小组成员以及本学科、相关学科的专家3或5人组成,其中应有学位论文开题论证专家。
凡学位论文预答辩“不合格”者,必须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需附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的书面说明。预答辩“合格”或“基本合格”者,亦应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
学术型硕士 硕士二年级第一学期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考核小组应设组长一名,组员由组长提名,组员不少于2人,需具有硕导资格。
开题考核小组需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
硕士三年级第一学期 硕士中期考核小组应设组长一名,组员由组长提名,组员不少于4人,需具有硕导资格。
中期考核小组需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负责记录和整理中期考核资料。
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编)所规定的期刊(均不含增刊、增版)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至少1篇(第一作者,可以正式录用通知为据);或在SCI、EI源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假说)至少1篇(第一作者,或排名为第二位的并列第一作者,可以正式录用通知为据)。
医学部抽查送2位外校盲审,研究生1-3人抽1人,4-6人抽2人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至少应聘请2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应有1位校外专家。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术造诣较深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3人(人数须为单数)组成,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至少2人,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应占多数。申请人的导师不得聘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有正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
 
专业型硕士 两年制为硕士一年级第二学期 同学术型硕士 两年制为硕士二年级第一学期 同学术型硕士 鼓励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与专业有关的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实验报告、作品等。 不盲审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至少应聘请2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应有1位校外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实务部门的专家。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实践经验较丰富和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3人(人数须为单数)组成,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至少2人,校外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实务部门的专家至少1人。申请人的导师不得聘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有正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
1. 专业硕士应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指导,企业导师应是企业技术骨干(工程师)、主管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位研究生在硕士论文封面和导师签名处,以及所有申请材料中体现双导师(企业导师)。
2. 研究生培养手册中专业实践记录表中指导教师签名指的是实践单位(非苏大药学院)指导教师,请尽量选择学院签约的研究生工作站进行专业实践。
3. 学生在培养手册专业实践记录表P17页下,应留有实践实习单位场所、地址、负责人姓名和电话。
三年制为硕士二年级第一学期 三年制为硕士硕士三年级第一学期
在职专业硕士 硕士二年级第一学期 同学术型硕士 硕士三年级第一学期 同学术型硕士 在公开刊物或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第一作者)。 不盲审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硕士 导师确定后开题 同学术型硕士 与开题时间至少间隔半年以上 同学术型硕士 没有特殊要求 医学部送外审,同等学力全部盲审 盲审3人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术造诣较深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5人(人数须为单数)组成,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至少3人,校外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至少1人。申请人的导师不得聘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有正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院(部、所、中心)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