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2021级
2020级
2019级
2018级
课程信息
药学专业
药学(整合药学方向)
药学(全英文方向)
质量工程
教改项目
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
科研创新
竞赛获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
挑战杯科技作品
发表学术论文
专利授权
国际交流
国际合作项目介绍
“3+1”项目
“2+2+1”项目
“硕士”项目
教师发展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哈佛大学医学院袁筠瑛教授访问我院
时间:2013-04-19
来源:苏州大学药学院本科教学网
点击:
0
4
月19日
,哈佛大学医学院袁筠瑛教授应邀访问苏州大学。上午9点,袁筠瑛教授在医学楼四楼学术报告厅为医学部师生作了题为Regulations of cell death: from apoptosis to necroptosis的学术报告。报告厅座无虚席,精彩的学术报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后,袁筠瑛教授在镇学初院长和秦正红副院长陪同下参观了药学院,并进行了积极的座谈交流。
据悉,袁筠瑛
教授于1982年获得复旦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1992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96年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袁教授首次发现了细胞发生主动性死亡的分子机制,caspases-3和caspase-9。从此开创了一个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研究的时代。2000年袁教授又划时代地提出了程序性细胞坏死的概念。经典的理论认为,细胞凋亡是程序化的,而细胞坏死则是突发性的,被动的。袁教授通过体外以及小鼠的脑缺血的体内模型观察到了一种非凋亡的程序性死亡的新现象,并找到了一种化学因子
Nec-1
具有抑制这种非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专一性。
袁筠瑛
教授在Cell, Nature, Science, Nature Medicine,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这些顶级杂志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和综述,
在细胞死亡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奠定了袁教授
杰出华裔科学家的地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