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授课对象:

药学专业

授课学时:

理论54+实验18

教材版本:


主讲教师:

朱永明,何慧,敖桂珍,刘峰,李环球,郑计岳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制

2021531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朱永明授课日期:202133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班和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卤化反应1)卤化反应机理 2)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授课时间

1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一、了解药物合成反应的分类

二、熟悉药物合成反应的亲电、亲核和自由基反应的反应机理内容

三、掌握卤素、氢卤酸、次卤酸及衍生物、N-卤代酰胺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卤化反应机理

一、电子反应机理(30分钟)

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加成、取代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20分钟)

自由基加成、自由基取代

第二节 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一、不饱和烃和卤素的加成反应(30分钟)

卤素对烯烃的加成、卤素对炔烃的加成

不饱和羧酸的卤内酯化反应(20分钟)

不饱和烃和次卤酸(酯)、N-卤代酰胺的反应(20分钟)

卤化氢和不饱和烃的加成(20分钟)

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卤化氢对炔烃的加成

小结 (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卤素、氢卤酸、次卤酸及衍生物、N-卤代酰胺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2.教学难点

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结合基础有机化学内容提出有机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机理的类型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 卤化反应的机理有哪几类,对产物的构型有哪些影响?

  2. 烯烃和卤素、次卤酸及卤化氢的加成反应有何异同?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 马奇() 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有机化学》           F.A. 凯里 B卷(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何敬文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李旭琴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姜凤超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孙昌俊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朱永明授课日期:202135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班和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卤化反应 3)烃类的卤取代反应 4)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一、掌握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二、掌握羰基化合物α-卤取代反应

三、熟悉烯丙位、苄位碳上及羧酸衍生物α位的卤取代反应

四、了解烯醇和烯胺衍生物的卤化反应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烃类的卤取代反应

一、脂肪烃的卤取代反应(20分钟)

饱和脂肪烃的卤取代、炔烃的卤取代、烯丙位和苄位的卤取代

二、芳烃的卤取代反应(30分钟)

亲电取代、影响因素

第四节 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

一、醛和酮的α-卤取代反应(20分钟)

酮的α位卤取代、醛的α位卤取代

二、烯醇和烯胺衍生物的卤化反应(15分钟)

烯醇酯的卤化反应、烯醇硅醚的卤化反应、烯胺的卤化反应

三、羧酸衍生物的α-卤取代反应(15分钟)

羧酸的α-卤取代反应、羧酸酯的α-卤取代反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烯丙位和苄位的卤化、芳烃的卤化及羰基化合物卤化

2.教学难点

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和亲电取代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芳烃卤化的类型及取代的定位规则?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受哪些因素影响,有哪些应用特点?

 2.羰基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酸、碱催化有何异同?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 马奇() 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有机化学》           F.A. 凯里 B卷(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何敬文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李旭琴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姜凤超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孙昌俊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朱永明授课日期:2021310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班和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卤化反应 5)醇、酚和醚的卤置换6)羧酸的卤置换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一、掌握醇的卤置换反应

二、掌握羧酸的卤置换反应

三、熟悉酚、醚的卤置换反应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五节 醇、酚和醚的卤置换反应

一、醇的卤置换反应(30分钟)

卤化氢或氢卤酸作卤化剂、卤化亚砜作卤化剂、卤化磷或有机卤化磷作卤化剂

二、酚的卤置换反应(10分钟)

反应机理、应用特点

三、醚的卤置换反应(10分钟)

反应机理、应用特点

第六节 羧酸的卤置换反应

一、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酰卤的制备(30分钟)

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应用特点

二、羧酸的脱羧卤置换反应(20分钟)

反应机理、应用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由醇转化为卤化物、由羧酸转化为酰卤

2.教学难点

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和亲核取代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醇羟基和酚羟基有何不同,由此对卤化反应带来什么影响?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羟基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常用的卤化剂有哪些,应用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脱羧卤化是自由基机理?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 马奇() 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有机化学》           F.A. 凯里 B卷(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何敬文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李旭琴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姜凤超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孙昌俊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朱永明授课日期:2021312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班和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卤化反应 7)其他官能团的卤置换8)卤化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一、掌握芳香重氮盐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

二、熟悉磺酸酯、卤化物的卤置换反应

三、了解卤化反应在化药合成中的应用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七节 其他官能团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

一、卤化物的卤交换反应(15分钟)

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应用特点

二、磺酸酯的卤置换反应(15分钟)

反应机理、应用特点

三、芳香重氮盐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30分钟)

Sandmeyer反应、Schiemann反应

第八节 卤化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

一、化学药物佐匹克隆简介(20分钟)

药物简介、合成路线

二、卤化反应在佐匹克隆合成中的应用实例(10分钟)

反应操作、操作原理和注解

本章总结:(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卤化物、重氮盐的卤置换反应

2.教学难点

卤置换反应机理和化学药物合成路线的讲解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什么是化学合成药物?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卤化反应包括哪几类,它们反应机理有什么不同?

2.药物合成反应和药物合成有不同?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 马奇() 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有机化学》           F.A. 凯里 B卷(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何敬文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李旭琴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姜凤超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孙昌俊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敖桂珍                                                  授课日期:2021.3.10, 3.12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2

授课章节

2章 烃化反应

授课时间

4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烃基化反应SN1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2)掌握烃基化反应SN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3)掌握Williamson制醚法。

4)掌握伯胺的制备方法,熟悉仲胺、叔胺的制备方法。

5)掌握取代芳胺的制备方法——Ullmann 反应。

6)掌握F-C烃基化反应。

7)掌握活性亚甲基的烃基化。

8)了解相转移剂在烃化中的作用。

9)熟悉有机金属试剂在烃化中的作用。



  1. 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1)掌握制备O-烷基化的基本技能;

2)掌握制备N-烷基化的基本技能;

3)掌握F-C烃基化反应的基本技能。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烃化反应机理

一、亲核取代反应                                                                               40分钟

二、亲电取代反应                                                                               10分钟


第二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醇的O-烃化                                                                                60分钟

二、酚的O-烃化                                                                                20分钟

第三节 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氨及脂肪胺的N-烃化                                                                   60分钟


二、芳香胺及杂环胺的N-烃化                                                            40分钟


第四节 碳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芳烃的烃化:Friedel-Crafts反应                                                 50分钟


二、炔烃的烃化                                                                                  10分钟


三、格式试剂的C-烃化                                                                     20分钟

四、羰基化合物αC-烃化                                                           60分钟

五、相转移烃化                                                                               20分钟

小结                                                                                                   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Williamson反应、Gabriel 反应、Leuckart反应。

2F-C烃基化反应。



  1. 教学难点

1N-烃化反应

2F-C烃基化反应

四、教学方法选择

1.多媒体教学:

本章多媒体教学内容是烃基化反应,与有机化学比较,内容涉及很多很细,学生容易混淆,而且有机化学基础差的同学不易掌握,容易产生放弃心理。本章多媒体的 设计特点和优势是:

1ppt制作要有条理,且简明扼要,少用文字,多用图片说明。每讲完一节有小结,用表或图总结,第一节做一个表或图的模板,后面和学生共同来完成。

2)每种类型的反应或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用临床药物的制备来举例说明。

3)反应式变化的部分用红色或蓝色醒目地标出,让学生一眼能找到反应的部位,并发生了哪些变化。

4)突出重点。Gabriel反应、付-克烃基化反应是各种考试的重点。格式试剂的C-烃化是延长碳链的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考点。羰基化合物αC-烃化是延长碳链的一种方法,经常是各种考试合成题和完成反应的重点,这类反应较难掌握的地方在于寻找羰基化合物α位的活性亚甲基。



2.互动教学:

1)对于一些重点难点,课堂上要经常与学生互动,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

2)每种类型的反应或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举出具体的药物合成例子,部分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 williamson制醚法苯海拉明的合成路线的选择,等等。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 醇的氧烃化反应主要有哪几种烃化剂?

  2. 写出在亲核取代反应中醇羟基的活性次序。

  3. 伯、仲、叔胺和伯、仲、叔醇在命名上有何区别?

  4. 为什么水杨酸用碘甲烷烃化仅得到水杨酸甲酯?

  5. -克烃基化反应属什么类型反应?

  6. 为什么付-克烃基化反应会出现烃基的异构化?

  7. 为什么付-克烃基化反应会出现烃基的多取代?

  8. 环己酮和吗啡啉反应生存什么产物?为什么使酮的α位极性反转?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http://www.docin.com/p-691871970.html

2http://www.docin.com/p-32974003.html

3http://www.docin.com/p-788072219.html

4http://wenku.baidu.com/view/65c7a0176c175f0e7cd13755.html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敖桂珍                                                  授课日期:2021.3.31-4.14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2

授课章节

3章 酰化反应

授课时间

4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酰化反应亲电反应机理。

2)掌握酰化剂的活性顺序;熟悉被酰化物的活性顺序。

3)掌握羧酸、酸酐、酰卤作酰化剂和醇的酰化作用;熟悉羧酸酯、酰胺为酰化剂和醇的酰化作用。

4掌握羧酸、酸酐、酰卤作酰化剂和胺的酰化作用;熟悉羧酸酯、酰胺为酰化剂和胺的酰化作用。

5掌握F-C的酰化。

6熟悉. Hoesch反应、Vilsmeier-Haauc反应、熟悉Reimer-Tiemann反应。

7掌握Gattermann反应。

8熟悉羰基α位的碳酰化。


  1. 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1)掌握制备O-酰基化的基本技能;

2)掌握制备N-酰基化的基本技能;

3)掌握F-C酰基化反应的基本技能。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酰化反应机理

                                                                                                          30分钟

第二节 氧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一、醇的O-酰化                                                                                70分钟

二、酚的O-氧酰化30 20分钟


第三节 氮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一、脂肪胺N-酰化                                                                            70分钟


二、芳香胺的N-酰化                                                                         30分钟

第四节 碳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一、芳烃的C-酰化                                                                            70分钟

二、烯烃的C-酰化                                                                            20分钟


三、羰基化合物α位的C-酰化                                                           70分钟

小结                                                                                                 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酰化反应的亲电反应机理。

2)掌握羧酸、酸酐、酰卤作酰化剂和醇的酰化作用。

3掌握羧酸、酸酐、酰卤作酰化剂和胺的酰化作用。

4)掌握F-C的酰化反应和Gattermann反应。



  1. 教学难点

1)羧酸、酸酐、酰卤作酰化剂和胺的酰化作用。

2F-C的酰化反应。


四、教学方法选择

1.多媒体教学:

本章多媒体教学内容是酰化反应,与有机化学相应的部分比较,内容更多更细,特别是影响反应的因素很多,使得学生容易混淆,特别是有机化学基础差的同学。本章多媒体设计特点和优势是:

1ppt制作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大部分ppt用图片说明问题。

2)每种类型的反应或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用临床药物的制备来举例说明。

3)化学反应式变化的部分用红色或蓝色醒目地标出,让学生一眼能找到反应的部位,并发生了哪些变化。

4)突出重点。F-C酰基化反应是各种考试的,讲解详细。还有重点提示学生必须牢牢掌握常采用的酰化剂的种类、活性顺序及其优缺点。

5)酯或酰胺是许多药物含有的化学结构,因此酰化反应非常重要,是制备药物的一类重要反应。学生必须掌握羧酸、酸酐、酰卤、羧酸酯、酰胺作酰化剂和醇或胺的反应,其机理、反应的优缺点、催化剂各是什么。为使容易记忆,每一部分结束后由学生自己总结一下,画成图或表格形式,上交给老师。



2.互动教学:

1)对于一些重点难点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芳烃的F-C酰化反应与上一章的F-C烃基化反应的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每种类型的反应或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举出具体的药物合成例子,部分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 醇的酰化常采用的酰化剂有哪些?

  2. 酰化剂的活性顺序是什么?

  3. 熟悉被酰化物的活性顺序是什么?

  4. 醇的酯交换反应属什么类型的反应?什么情况下发生这样的反应?

  5. 混合酸酐参与酰化反应得到什么样的产物?

  6.  AAC2是什么样的反应机理?

  7. 为什么均三甲苯酰化可以发生二取代?

  8. -克酰基化反应属什么类型的反应?

  9. -克酰基化反应为什么不发生多取代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http://www.docin.com/p-235536579.html

2http://www.docin.com/p-237361605.html&key=药学

3http://www.docin.com/p-179895117.html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416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四章 缩合反应

第一节 缩合反应机理

第二节 α-羟烷基、卤烷基、氨烷基化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缩合反应机理

(2)掌握羰基α-位碳原子的α-羟烷基化反应

(3)掌握不饱和烃的α-羟烷基化反应

(4)掌握芳醛的α-羟烷基化反应

(5)掌握有机金属化合物的α-羟烷基化反应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亲核反应机理(15分钟)

2.亲电反应机理(5分钟)

3.环加成反应机理(10分钟)

4.羰基α-位碳原子的α-羟烷基化反应(20分钟)

5.不饱和烃的α-羟烷基化反应(10分钟)

6.芳醛的α-羟烷基化反应(10分钟)

7.有机金属化合物的α-羟烷基化反应(15分钟)

8.小结(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羰基α-位碳原子的α-羟烷基化反应

(2)不饱和烃的α-羟烷基化反应

(3)芳醛的α-羟烷基化反应

(4)有机金属化合物的α-羟烷基化反应

2.教学难点

缩合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碱催化条件下醛醇缩合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写出下列转化的反应机理。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421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四章 缩合反应

第二节 α-羟烷基、卤烷基、氨烷基化反应

第三节 β-羟烷基、β-羰烷基化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α-卤烷基化反应

(2)掌握α-氨烷基化反应

(3)掌握β-羟烷基化反应

(4)掌握β-羰烷基化反应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α-卤烷基化反应(Blanc反应)(20分钟)

2. α-氨烷基化反应(Mannich反应,Pictet-Spengler反应,Strecker反应)(30分钟)

3. β-羟烷基化反应(20分钟)

4.β-羰烷基化反应(Michael反应)(25分钟)

5.小结(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 Mannich反应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 Michael反应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教学难点

(1) Mannich反应的反应机理

(2) Michael反应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Mannich反应是什么?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以环己酮和吗啡啉为起始原料合成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423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四章 缩合反应

第四节 亚甲基化反应

第五节 α,β-环氧烷基化反应(Darzens 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羰基烯化反应

(2)掌握羰基α位亚甲基化反应

(3)掌握α,β-环氧烷基化反应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羰基烯化反应(Wittig反应)(30分钟)

2.羰基α位亚甲基化(Knoevenagel反应,Stobbe反应,Perkin反应)(40分钟)

3. α,β-环氧烷基化反应(Darzens反应)(20分钟)

4.小结(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 Wittig反应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 Knoevenagel反应,Stobbe反应和Perkin反应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3) Darzens反应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教学难点

(1) Stobbe反应和Perkin反应的反应机理

(2) Darzens反应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Wittig反应是什么?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写出下列转变的反应机理。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428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四章 缩合反应

第六节 环加成反应

第七节 缩合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Diels-Alder反应

(2)了解1,3-偶极环加成反应

(3)掌握碳烯及氮烯对不饱和键的环加成反应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Diels-Alder反应(25分钟)

2.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5分钟)

3.碳烯及氮烯对不饱和键的环加成(20分钟)

4.化学药物普瑞巴林简介(Michael反应)(10分钟)

5.缩合反应在普瑞巴林合成中的应用实例(20分钟)

6.小结(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 Diels-Alder反应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碳烯及氮烯对不饱和键的环加成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3)缩合反应在普瑞巴林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2.教学难点

(1) Diels-Alder反应的反应机理

(2)碳烯及氮烯对不饱和键的环加成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Diels-Alder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什么样的反应物对反应有利?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3-丁二烯和丙烯醛为起始原料合成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55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五章 重排反应

第一节 重排反应机理

第二节 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排反应机理

(2)掌握Wagner-Meerwein重排、Pinacol重排和二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醇酸重排

(3)了解Favorskii重排、Wolff重排和Arndt-Eistert合成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电子反应机理(15分钟)

2.自由基反应机理(10分钟)

3.周环反应机理 (10分钟)

4.Wagner-Meerwein重排(15分钟)

5.Pinacol重排(15分钟)

6.二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醇酸重排(10分钟)

7. Favorskii重排(10分钟)

8. Wolff重排和Arndt-Eistert合成(10分钟)

9.小结(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重排反应机理

(2) Wagner-Meerwein重排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3) Pinacol重排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教学难点

(1) Wagner-Meerwein重排的反应机理

(2) Pinacol重排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重排反应根据机理分哪几类?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Pinacol重排反应按反应机理属于什么重排反应?反应中芳基和烷基哪个优先迁移?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57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五章 重排反应

第三节 从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

第四节 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Curtius重排和Baeyer-Villiger重排

(2)掌握Stevens重排和Wittig重排

(3)了解Schmidt反应和Sommelet-Hauser重排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Beckmann重排(15分钟)

2.Hofmann重排(15分钟)

3. Curtius重排(15分钟)

4.Schmidt反应(5分钟)

5.Baeyer-Villiger重排(15分钟)

6. Stevens重排(10分钟)

7. Sommelet-Hauser重排(10分钟)

8. Wittig重排(10分钟)

9.小结(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 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Curtius重排和Baeyer-Villiger重排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 Stevens重排和Wittig重排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教学难点

(1) 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Curtius重排和Baeyer-Villiger重排的反应机理

(2) Stevens重排和Wittig重排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Hofmann重排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中间体是什么?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写出下列转化的反应机理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授课日期:2021512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19

授课章节

第五章 重排反应

第五节 σ健迁移重排

第六节 重排反应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Claisen重排

(2)掌握Cope重排

(3) Fischer吲哚合成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Claisen重排(30分钟)

2.Cope重排(20分钟)

3. Fischer吲哚合成(20分钟)

4.化学药物替格瑞洛简介(10分钟)

5.Curtius重排在替格瑞洛合成中应用实例(15分钟)

6.小结(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 Claisen重排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 Cope重排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3) Fischer吲哚合成的反应通式、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特点

2.教学难点

(1) Claisen重排的反应机理

(2) Cope重排的反应机理

(3) Fischer吲哚合成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Claisen重排和Cope重排有何异同?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Fischer吲哚合成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中间体是什么?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马奇()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等有机化学》 F.A.凯里 B卷(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 何敬文 (201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 李旭琴 (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 姜凤超(2008),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 孙昌俊(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郑计岳授课日期:2021514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闻韧主编,《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药学

授课章节

氧化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苄位、烯丙位及羰基的α位的氧化。

(2)熟悉一些常用的氧化剂及它们的名称缩写形式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氧化反应简介及其机理(20分钟)

2.烷烃的氧化(15分钟)

3.苄位C-H键的氧化(25分钟)

4.羰基α位活性C-H键的氧化15分钟)

5.烯丙位活性C-H键的氧化(2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氧化反应机理

(2)苄位C-H键的氧化

(3)烯丙位活性C-H键的氧化

2.教学难点

(1)氧化反应机理

(2)PCC, PDC, CAN等氧化剂的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在指定的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下给出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2)在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化学试剂。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高等有机化学》,J. 马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郑计岳授课日期:2021519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闻韧主编,《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药学

授课章节

氧化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醇羟基的温和氧化、连二醇的氧化

(2)掌握烯烃在不同氧化剂下及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的氧化反应

(3)熟悉一些常用的氧化剂及它们的名称缩写形式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伯、仲醇被氧化成醛、酮(15分钟)

2.醇被氧化成羧酸(15分钟)

3.12-二醇的氧化(15分钟)

4.醛的氧化(10分钟)

5.酮的氧化(10分钟)

6.烯键的环氧化(15分钟)

7.烯键氧化成12-二醇(10分钟)

8.烯键的断裂氧化(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伯、仲醇被氧化成醛、酮

(2)醇被氧化成羧酸

(3)12-二醇的氧化

(4)烯键的环氧化

(5)烯键氧化成12-二醇

(6)烯键的断裂氧化

2.教学难点

(1)醇和烯烃氧化反应的机理

(2) KMnO4, O3, DMSO等氧化剂的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在指定的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下给出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2)在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化学试剂。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高等有机化学》,J. 马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郑计岳授课日期:2021521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闻韧主编,《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药学

授课章节

氧化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脱氢芳构化反应。

(2)熟悉氮化物和硫化物的氧化等

(3)熟悉一些常用的氧化剂及它们的名称缩写形式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芳烃的氧化开环(5分钟)

  2. 氧化成醌(5分钟)

  3. 芳环的酚羟基化(5分钟)

  4. 羰基的αβ-脱氢反应(5分钟)

  5. 脱氢芳构化(15分钟)

  6. 伯胺的氧化(15分钟)

  7. 仲胺的氧化(15分钟)

  8. 叔胺的氧化(15分钟)

  9. 卤化物的氧化(5分钟)

  10. 磺酸酯的氧化(5分钟)

  11. 化学药物奥美拉唑简介(5分钟)

  12. 氧化反应在奥美拉唑合成中应用实例(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脱氢芳构化

(2)伯胺的氧化

(3)仲胺的氧化

 (4)叔胺的氧化

2.教学难点

(1)醇氧化反应的机理

(2)KMnO4, O3, DMSO等氧化剂的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在指定的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下给出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2)在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化学试剂。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高等有机化学》,J. 马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郑计岳授课日期:2021528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闻韧主编,《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药学

授课章节

还原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Lindlar催化剂,Birch还原反应

(2)掌握催化加氢作为还原剂的特点

(3)熟悉一些常用的还原剂及它们的名称缩写形式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电子反应机理(15分钟)

2.自由基反应机理(15分钟)

3. 催化氢化反应机理(15分钟)

4. 炔、烯的还原(35分钟)

5.芳烃的还原(2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催化氢化反应机理

(2)炔、烯的还原

(3)芳烃的还原

2.教学难点

(1)催化氢化反应机理

(2) Lindlar催化剂, Birch还原等还原剂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在指定的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下给出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2)在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化学试剂。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高等有机化学》,J. 马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郑计岳授课日期:202164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闻韧主编,《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药学

授课章节

还原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Clemmensen反应,黄鸣龙反应,Leuckart反应

(2)掌握催化加氢、氢化铝锂、硼氢化物作还原剂的异同

(3)熟悉一些常用的还原剂及它们的名称缩写形式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醛、酮还原成烃的反应(20分钟)

2.醛、酮还原成醇的反应(15分钟)

3. 醛、酮还原胺化反应(15分钟)

4. 酰卤还原成醛(15分钟)

5.酯及酰胺的还原(15分钟)

6.腈的还原(10分钟)

7. 羧酸及酸酐的还原(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醛、酮还原成烃的反应

(2)醛、酮还原成醇的反应

(3)醛、酮还原胺化反应

2.教学难点

(1) Clemmensen反应,黄鸣龙反应,Leuckart反应的机理

(2)锌汞齐、肼等还原剂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在指定的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下给出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2)在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化学试剂。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高等有机化学》,J. 马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郑计岳授课日期:2021611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闻韧主编,《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授课年级

20药学

授课章节

还原反应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含氮化合物的还原及一些氢解反应

(2)了解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等

(3)熟悉一些常用的还原剂及它们的名称缩写形式

2.技能(能力)目标: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20分钟)

2.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还原(15分钟)

3. 脱卤氢解(15分钟)

4. 脱苄氢解(15分钟)

5.脱硫氢解(15分钟)

6.化学药物拉米夫定简介(10分钟)

7. 还原反应在拉米夫定合成中应用实例(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2)脱卤氢解

(3)脱苄氢解

2.教学难点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机理

(2)催化氢化等还原剂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在指定的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下给出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2)在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化学试剂。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高等有机化学》,J. 马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朱永明授课日期:2021618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班和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合成设计原理1)常用术语2)逆合成分析法

授课时间

1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一、掌握靶分子、合成子及等价试剂、极性反转等基本俗语

二、掌握逆向切断、逆向连接、逆向重排的原理

三、熟悉合成设计原理、半反应组合、逆合成分析法和一些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常用术语

一、靶分子及其变换(10分钟)

靶分子、变换

二、合成子及其等价试剂(10分钟)

合成子、合成子的“等价试剂”、合成子的分类

三、极性反转(10分钟)

交换杂原子、引入杂原子、添加碳原子

四、等电性反应和半反应组合(10分钟)

等电性、半反应

五、跨距(10分钟)

六、逆向切断、逆向连接和逆向重排(15分钟)

逆向切断、逆向连接、逆向重排

七、逆向官能团变换(15分钟)

逆向官能团互换、逆向官能团添加、逆向官能团除去

第二节 逆合成分析法

一、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变换(30分钟)

单官能团化合物、12-双官能团化合物、13-双官能团化合物、14-双官能团化合物、15-双官能团化合物、16-双官能团化合物

二、脂环和杂环化合物的变换(15分钟)

三元脂环、四元脂环、六元脂环、杂环化合物

三、简化方法(15分钟)

官能团变换的应用、寻找特殊结构成分、寻找“策略性”键、对称性应用、重排反应的应用

四、选择性控制(10分钟)

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靶分子、合成子、极性反转和逆合成分析

2.教学难点

逆合成分析法和官能团的互换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为什么要提出逆合成分析法?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简述合成设计过程中一些常用的术语

2写出几个重要的药物分子的逆合成分析过程并注明变换方式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 马奇() 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有机化学》           F.A. 凯里 B卷(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何敬文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李旭琴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姜凤超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孙昌俊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朱永明授课日期:2021625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4

授课年级

2019药学班和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合成设计原理3)仿生合成法4)合成设计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

授课时间

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一、熟悉仿生合成法

二、了解合成设计在化药合成中的应用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仿生合成法

一、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10分钟)

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

二、仿生合成(10分钟)

模拟代谢途径

第四节 合成设计在化学药物合成中应用实例

一、化学药物加兰他敏简介(10分钟)

药物简介、生物合成途径、化学合成途径

二、仿生芳香偶联反应在加兰他敏合成中应用实例(10分钟)

反应操作、操作原理

本章总结:(10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合成设计的应用

2.教学难点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分析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为什么要提出仿生合成法?

2.实验课教学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仿生合成对化药的合成有哪些启发?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药物合成反应》           闻韧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等有机化学》           J. 马奇() 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有机化学》           F.A. 凯里 B卷(20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药物合成反应何敬文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李旭琴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6.药物合成姜凤超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

7.《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孙昌俊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李环球                          授课日期:2021.3.22-4.19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19药学1,班,2班,全英班

授课章节

苯甲酸的制备及重结晶

授课时间

4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学习用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 学习重结晶、减压过滤等技能。

  3. 掌握药物合成反应制备药物中间体的理论

  1. 技能(能力)目标:

  1. 熟练药物合成反应实验的操作与后处理;

  2. 掌握苯甲酸重结晶提纯的操作方法;

  3. 掌握小分子药物的纯度鉴定和熔点测试方法。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实验背景介绍及操作讲解(30分钟)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羧基(-COOH)取代形成的化合物。苯甲酸一般常作为药物或防腐剂使用,有抑制真菌、细菌、霉菌生长的作用,药用时通常涂在皮肤上,用以治疗癣类的皮肤疾病。用于合成纤维、树脂、涂料、橡胶、烟草工业。本实验利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指导学生磁力搅拌器,回流装置及减压过滤装置的搭建。

第一次实验:苯甲酸的制备 (200分钟)

按照实验教材, 在装有磁力搅拌子、回流冷凝管的2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2.7ml甲苯和100ml水和催化量的四正丁基碘化铵(催化剂,40 毫克),水浴加热。从冷凝管上口分批加入8.5g高锰酸钾;粘附在冷凝管内壁的高锰酸钾最后用25ml水冲洗入瓶内。继续煮沸,直到甲苯层几乎近于消失、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约需1h-1.5h)。

把烧瓶从水浴中取出,稍微冷却,加入0.2g左右亚硫酸氢钠固体,至水相的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消失(因为生成MnO2沉淀,反应体系为黑色悬浊液)。将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过滤,用少量水洗涤滤渣(MnO2)。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用PH试纸检验变红),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挤压去水分。把制得的苯甲酸放在红外烘箱中干燥(10 min)。称重。计算粗产率。



第二次实验:苯甲酸的重结晶及熔点测试定 (200分钟)

取苯甲酸粗品, 放在250 ml的烧杯中, 加水(3g样品80 ml水)放入几粒沸石,加热至沸腾,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固体溶解。冷却然后加入少量活性炭,再加热。之后趁热用布氏漏斗过滤,除去活性炭和不溶性杂质。将盛剩余溶液的锥形瓶继续加热,冷至室温后再冷却使结晶完全。结晶完成之后用布氏漏斗过滤,将晶体刮到已称重过的干燥表面皿上。待产品干燥后称重,计算回收率。纯净的苯甲酸为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熔点mp=122.4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苯甲酸合成的氧化反应操作步骤及产物的后处理。

2苯甲酸的结构鉴定。



  1. 教学难点

1)氧化反应的后处理过程,特别是反应液中过量反应物的消除及减压过滤操作。

2基于利用重结晶法对苯甲酸进行提纯,本实验利用加热重结晶法,实验过程中一旦温度降低就会造成产物损失。


  1. 教学方法选择



A. 理论讲解:首先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通过板书和实际实验反应装置的搭建演示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对实验操作具有深入理解。

B. 实验教学: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讲解。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注意事项:

[1]滤液如果呈紫色,可加入少量亚硫酸氢钠使紫色褪去,重新减压过滤。

[2]苯甲酸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为4℃0.18g18℃0.27g75℃2.2g

  1. 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

1.在氧化反应中,影响苯甲酸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2.反应完毕后,如果滤液呈紫色,为什么要加亚硫酸氢钠?

3.精制苯甲酸还有什么方法?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2012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药物合成反应第四版  2017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李环球                                  授课日期:2021.4.192021.5.26

课程名称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19药学1,班,2班,全英班

授课章节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dl-扁桃酸

授课时间

4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以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2. 掌握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后处理技术。

  3. 熟悉相转移二氯卡宾法制备扁桃酸的实验操作技术。



  1. 技能(能力)目标:

  1. 进一步熟练药物合成反应实验的操作与后处理;

  2. 掌握相转移催化剂使用操作原理及方法;

  3. 掌握旋转蒸发仪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实验背景介绍及操作讲解(30分钟)

dl-扁桃酸 (Mandelic acid) 又名苦杏仁酸、苯乙醇酸、α-羟基苯乙酸等。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工业中主要用于合成血管扩张药环扁桃酸酯、滴眼药羟苄唑等。以往多由苯甲醛与氰化钠加成得腈醇(扁桃腈)再水解制得。该法路线长,操作不便,劳动保护要求高。采用相转移二氯卡宾法一步反应即可制得,既避免了使用剧毒的腈化物,又简化了操作,收率亦较高。指导学生磁力搅拌器,回流装置及减压过滤装置的搭建及旋转蒸发仪的使用。

1dl-扁桃酸的制备反应装置搭建270分钟)

在装带有温度计、球形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5.6ml苯甲醛,0.46g四乙基溴化铵和10mL氯仿。开动搅拌器,水浴缓慢加热,待温度升到56℃时,缓慢地滴入30NaOH溶液70mL,控制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在(56±2)℃,约20分钟滴完,滴毕,再在65-70℃下继续搅拌40分钟。产物混合液冷至室温后,停止搅拌,倒入100mL水中稀释反应物,低温保存。

2dl-扁桃酸的制备反应装置搭建dl-扁桃酸的制备反应的后处理与纯化200分钟)

将上次反应产物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用18mL,丢弃乙醚层,将萃取后的水层用50%的硫酸酸化到PH23,再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8mL。合并2次萃取的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乙醚,冷却,得产品,称重,产物干燥及产率计算

精制:将粗产品用甲苯重结晶,抽滤,干燥,得白色斜方片状结晶。称重,测熔点。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原理,剂量及适用范围

2dl-扁桃酸制备反应的后处理

  1. 教学难点

  1. 基于利用萃取法反应液的杂质及剩余的原料进行提纯

  2. 学会用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速度和产率进行改进

  3. 掌握滴液漏斗、分液漏斗及旋转蒸发仪在药物合成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选择

理论及实验操作教学

A. 理论讲解:首先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通过板书和实际实验反应装置的搭建演示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对实验操作具有深入理解。

B. 实验教学: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讲解。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六、复习思考题



1、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哪些,其结构有什么特点?在科研与工业生产中,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有哪些优点?此技术还可用在哪些类型的反应中?

2、本实验可能的副反应有哪些?操作上应如何避免?

3、反应完毕后,二次用乙醚提取,酸化前、后提取什么?乙醚是易燃沸点溶剂,使用时应该哪些事项?本实验可用乙酸乙酯代替乙醚进得提取,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2012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

2.药物合成反应第四版  2017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

3、学校图书馆资料库平台.

4google学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