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 课程代码 | PHAR1067 | |
课程性质 | 专业必修课程 | 授课对象 | 药学、全英文药学 |
学 分 | 1 | 学 时 | 18 |
主讲教师 | 程亮、游本刚 | 修订日期 | 2021年6月29日 |
指定教材 | 《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生物药剂学课程实验,掌握一般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试验的实验设计,掌握药物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计算药动学各项参数,了解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初步了解动物实验特性及其选择原则,掌握试验动物处理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阿司匹林动物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
1.1片剂给药与取血
1.2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绘制和含量测定
1.3药动学数据处理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 课程子目标 | 对应课程内容 | 对应毕业要求 |
课程目标1 | 1.1 | 阿司匹林片剂给药与取血 | 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技术;掌握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
1.2 |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绘制和含量测定 | ||
1.3 | 药动学数据处理 |
(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及开放选修课程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通识教育课程含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及公共基础课程,面向专业为工科、师范、医学等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面向其他尚未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
三、教学内容
(具体描述各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验课程可按实验模块描述)
第一章 阿司匹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一)片剂给药、取血
1.教学目标
掌握家兔的片剂给药和取血的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掌握家兔片剂给药中,动物的抓取方式,给药方式及取血方式。
3.教学内容
介绍药物动力学中非口服给药的公式推导、原理。
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家兔的片剂给药和各采样点的取血。
4.教学方法
通过PPT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做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5.教学评价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
第二章 阿司匹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二)标准曲线绘制、含量测定
1.教学目标
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含量测定。
2.教学重难点
注意标准曲线及样品含量测定中样品的前处理。
3.教学内容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各时间点样品的含量测定。
4.教学方法
通过PPT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做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5.教学评价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
第三章 阿司匹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三)数据处理
1.教学目标
掌握药动学中数据的处理。
2.教学重难点
单室、二室模型的拟合和选择。
3.教学内容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的绘制,各种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如t1/2,ka,k,AUC。
4.教学方法
通过PPT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做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5.教学评价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第一章 | 阿司匹林片剂给药与取血 | 10 |
第二章 |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绘制和含量测定 | 4 |
第三章 | 药动学数据处理 | 4 |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日期 | 章节名称 | 内容提要 | 授课时数 | 作业及要求 | 备注 |
阿司匹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一)片剂给药、取血 | 介绍药物动力学中非口服给药的公式推导、原理。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家兔的片剂给药和各采样点的取血。 | 10 |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数据处理正确 | |||
阿司匹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二)标准曲线绘制、含量测定 |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各时间点样品的含量测定。 | 4 |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数据处理正确 | |||
阿司匹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三)数据处理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的绘制,各种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如t1/2,ka,k,AUC。 | 4 |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数据处理正确 |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
1.刘扬.药剂学实验与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2.方亮.药剂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方亮.药剂学.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4.崔福德.药剂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王玉蓉,田景振.物理药剂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7.方亮,龙晓英.药物剂型与递药系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七、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授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相关知识。
2.研讨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的兴趣。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处理数据,
4.老师对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点评,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 考核要点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1 | 片剂的家兔给药方法和取血方法 | 课堂提问,实验过程,实验报告 |
课程目标2 | 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和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 | 课堂提问,实验过程,实验报告 |
课程目标3 | 数据处理,Excel中绘图 | 课堂提问,实验过程,实验报告 |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100%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 平时 | 期中 | 期末 | 总评达成度 |
课程目标1 | 1 | 0 | 0 | (例:课程目标1达成度={0.3x平时目标1成绩+0.2x期中目标1成绩+0.5x期末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按课程考核实际情况描述) |
课程目标2 | 1 | 0 | 0 | |
课程目标3 | 1 | 0 | 0 |
评分标准
课程 目标 | 评分标准 | ||||
90-100 | 80-89 | 70-79 | 60-69 | <60 | |
优 | 良 | 中 | 合格 | 不合格 | |
A | B | C | D | F | |
课程 目标1 | 很好掌握家兔片剂给药、取血的方法。 | 较好掌握家兔片剂给药、取血的方法。 | 能掌握家兔片剂给药、取血的方法。 | 基本掌握家兔片剂给药、取血的方法。 | 不能掌握家兔片剂给药、取血的方法。 |
课程 目标2 | 很好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 | 较好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 | 能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 | 基本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 | 不能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 |
课程 目标3 | 很好掌握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和结果图的绘制。 | 较好掌握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和结果图的绘制。 | 能掌握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和结果图的绘制。 | 基本掌握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和结果图的绘制。 | 不能掌握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和结果图的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