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授课对象:

2018级药学

授课学时:

54学时

教材版本: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主讲教师:

刘扬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制

202111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3.242021.3.31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授课时间

5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制备固体分散体

2)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1掌握共沉淀法及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2熟悉固体分散体的鉴定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通过共沉淀法和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制备对应的物理混合物。100min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共沉淀物)的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共熔融物)的制备200min

质量检查:溶出速率的测定,表观溶解度的测定20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共沉淀物的制备过程中,溶剂的蒸发过程尽量快速进行。因为溶剂的蒸发速度是影响药物晶析与共沉淀均匀性的重要因素。加快溶剂的蒸发,则药物的结晶不易析出,可获得均匀性较好的共沉淀物。否则,易析出结晶,共沉淀物均匀性较差,影响药物的溶出。在制备共沉淀物时,应该尽量避免湿气的引入,否则不易干燥,难以粉碎,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具备旋转蒸发仪,建议将溶解与蒸发操作均用该仪器完成。

人工胃液为0.1 mol·L-1的盐酸,市售盐酸的浓度约为10 mol·L-1,其与空气接触后形成白色烟雾,操作者应尽量避免其对身体造成伤害。

测定累积溶出百分率时按蛇床子素的实际投入量来计算,同时请注意进行校正。

2.教学难点

1固体分散体溶剂的去除和干燥。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做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固体分散体在日常药剂学中的应用。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表征。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固体分散体的其他表征方式

2)热熔挤出法的原理和应用。

六、复习思考题

1.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意义的什么?

2.共沉淀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时,是否要进行筛分处理?

3.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时,PEG6000是否一定要进行粉碎?

4.请对溶出曲线进行解释。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陈洁, 邱利焱, 胡敏新,. 多烯紫杉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外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07, 42(022):1717-1722.

[2]黄秀旺, 许建华, 吴国华,.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11):1525-1527.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4.72021.4.14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液体型药剂的制备:溶液型、混悬型、乳剂

授课时间

5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溶液型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2)掌握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掌握制备液体药剂常用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熟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剂及反絮凝及等在混悬液中的应用。了解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3)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比较不同乳剂及不同乳化方法制得乳剂的分散相粒度及其稳定性。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的制备。100min炉甘石洗剂(亲水性药物的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复方硫磺洗剂(疏水性药物的混悬液)的制备。200min

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乳钵中研磨和瓶中振摇,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根据HLB值判断不同乳剂及不同乳化方法制得乳剂的稳定性。(20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炉甘石洗剂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应混合过120目筛。炉甘石是氧化锌与少量氧化铁的混合物,按规定,炉甘石按干燥品计算含氧化锌不得少于40%

2.教学难点

氧化锌和炉甘石为典型的亲水性药物,可以被水润湿,故先加入适量分散溶媒研成细腻的糊状。使粉末为水分散,得以阻止颗粒的凝聚,振摇时易悬浮。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展示溶液型制剂的制备。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典型处方的辅料作用。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液体型、混悬型、乳剂型药剂的制备。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纳米乳(nanoemulsion)又称微乳(microemulsion),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一般来说,纳米乳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包油型纳米乳(O/W)、油包水型纳米乳(W/O以及双连续型纳米乳(B.C)

纳米乳具有许多其它制剂无可比拟的优点:①为各向同性的透明液体,属热力学稳定系统,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②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不需特殊设备,可自发形成,纳米乳粒径一般为1100nm;③黏度低,可减少注射时的疼痛;④具有缓释和靶向作用;⑤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减少药物在体内的酶解,可形成对药物的保护作用并提高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六、复习思考题

1.碘化钾在碘酊剂处方中起何作用?

2.混悬剂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亲水性药物与疏水性药物在制备混悬液时有什么不同?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各炉甘石洗剂的优劣和分析各种添加剂的作用。

4.复方硫磺洗剂处方中的甘油有何作用?若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新洁尔灭替代甘油,各起什么作用?试预计该洗剂的混悬性质有否变化。

5.影响乳化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6.石灰搽剂的乳化剂是什么?属何种类型的乳剂?

7.根据哪些条件来判断乳剂的类型?

8.分析液体石蜡乳的处方并说明各成分的作用。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周洁. 纳米乳脂解产物及其固体制剂促进水溶性药物小肠吸收的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孙晓峰, 阳松威, 杨硕,. 包载紫杉醇的透明质酸功能化乳剂对卵巢癌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18, 27(18):104-111.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4.21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授课时间

2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片剂制备的过程,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通过阿司匹林片的制备,熟悉制备片剂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和保养。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了解压片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0min

崩解剂内加法制备阿司匹林片,崩解剂内外加法制备阿司匹林片。(15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讲解。

2.教学难点

乙酰水杨酸在湿、热下不稳定,尤其遇铁质易变色并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前者对胃有刺激性。用含有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约为乙酰水杨酸量的1%)淀粉浆混匀后制粒,也可采用乙醇或25%HPMC的醇水溶液作为粘合剂,以增加主药的稳定性。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能促进乙酰水杨酸的水解,故用滑石粉作润滑剂;此片剂干燥温度宜控制在50℃60℃,以防高温药物不稳定。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利用多媒体介绍压片机的结构。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最新片剂的设计,如双层片。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包括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介绍现今药厂使用的最新压片机,如高速多冲压片机。

六、复习思考题

1.小剂量药物在压片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2.哪些药物制剂需包肠溶衣?举例叙述肠溶型薄膜衣与胃溶型薄膜衣包衣材料有何区别?

3.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进行片剂处方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4.薄膜包衣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GrahamCole. 片剂的包衣工艺和原理[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2]范田园, 王杰, 魏树礼. 阿司匹林包衣脉冲片剂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32(003):232-234.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4.28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阿司匹林片剂质量因素考察

授课时间

2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溶出度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溶出度测定仪器的基本构造和正确使用方法。

学习溶出度测定中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掌握固体剂型的溶出理论以及影响溶出度的因素。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掌握片剂质量考察的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片重差异、硬度、崩解时间、溶出度测定。(25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溶出杯内介质的温度是通过外面的水箱控制的。水箱内应加入蒸馏水,不宜用自来水,以免长期使用腐蚀温控零件。

2.教学难点

在样品溶出的实验中,转篮必须垂直,转速要稳定、一致。取样点、时间和量都要精确、一致,要控制过滤速度,用0.8 μm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在30秒内完成。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可通过多媒体介绍各种制剂的溶出或释放的方法。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可和同学们讨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溶出的测定原则。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溶出曲线的公式拟合和相似因子的计算。


六、复习思考题

1.一般片剂的崩解时限为多少?

2.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是否还需要测定其溶出度?

3.某些药物的固体制剂需要测定溶出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影响片剂溶出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岳淑梅,张金忠. "片剂包衣花斑的处理方法"一文商榷[J]. 中成药, 1996(8).

[2]GrahamCole, JohnHogan, MichaelAulton,. 片剂包衣的工艺和原理[J].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

[3]陈大为, 陈星灿, 范晓文,. 水飞蓟素(益肝灵)片剂溶出速度的研究——水飞蓟素及其固体分散物片剂溶出考察[J]. 中成药, 1992(8):5-7+52.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5.5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微丸的制备

授课时间

2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微丸的制备方法

掌握微丸的质量评价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掌握微丸的两种制备方法、操作要点和原理熟悉设备调试及保养通过粒度分布和圆整度的测定评价两种方法制备微丸的效果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熟悉装置:挤出机和滚圆机;(50min

微丸的制备方法:挤出滚圆法、离心造粒法、包衣锅滚制法;(15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25%乙醇作为粘合剂,用量多少直接关系微丸质量的好坏。若加入太多,则滚圆时易粘合形成大球,影响粒径均一度;若加入太少,则所得微丸成哑铃形,影响所制微丸的的圆整度;在滚圆时可用50%乙醇作为润滑剂;每次实验操作完毕之后记住要清理好仪器。

2.教学难点

微丸机和空压机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介绍微丸的几种制备方法。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微丸在现代药剂学中的应用。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挤出滚圆制备黄连素微丸。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介绍流化床对微丸进行包衣。

六、复习思考题

1.影响成丸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3种方法制得的微丸各有何特点?

3.微丸在应用上有何特点?有哪些制备方法?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陈盛君, 朱家壁. 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4, 31(003):177-181.

[2]贾俊伟、冯中、张贵民、禹珊珊、张朝. 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型缓释包衣片的制备及其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0, v.51(11):67-74+139.

[3]邱妍川, 钟玲, 何静. 左氧氟沙星片及胃漂浮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研究[J]. 中国药房, 2019, 030(010):1347-1351.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5.12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软膏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实验

授课时间

2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掌握软膏释放速度的评价方法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掌握不同类型基质软膏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了解药物加入基质中的方法。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不同类型软膏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制备:(1)油脂性基质;30min2O/W型乳剂基质;30min3W/O型乳剂基质;30min4)水溶性基质;30min5)水杨酸软膏剂的体外释药试验;100min6)尿素软膏。3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采用乳化法制备W/O型或O/W型乳剂基质时,油相和水相应分别于水浴上加热并保持温度在80℃,然后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溶液中,边加边顺向搅拌。若不是沿一个方向搅拌,往往难以制得合格的乳剂基质。

2.教学难点

尽管体外释药试验是模拟人体条件进行的,但体外试验条件与实际应用情况(如琼脂与完整皮肤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体外测定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是比较性的,可以作为选择软膏剂基质的实验手段之一。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可展示四种软膏基质的特点及其评价质量的方法。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典型的软膏制剂的处方分析。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四种基质软膏的制备。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扶他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乳胶剂的特点制备方法,与乳膏剂的区别。

六、复习思考题

1.O/W型乳剂基质中加凡士林除作为油相成份外,有何医疗作用?

2.O/W型乳剂基质常用哪几种乳化剂?

3.根据琼脂试验法结果说明4种基质类型具有不同释药能力的原因。

4.琼脂试验法与经皮扩散试验各有何特点?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张迪, 张娟利, 宋薇,. 松果菊苷防晒乳膏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J]. 中南药学, 2020(4).

[2]梁玉婷, 刘小赟, 潘敬灵,. 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绵马酸BB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20, 031(005):590-594.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5.19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栓剂的制备

授课时间

2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各类栓剂基质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掌握熔融法制栓剂的特点及适用情况。了解栓剂基质在栓剂制备中的特点,了解置换价测定的方法和意义。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掌握两种类型基质的栓剂的制备方法,

掌握置换价的计算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制备(1)甘油栓、(2)呋喃西林栓、(3)阿司匹林栓剂;(150min

测定阿司匹林的半合成脂肪酸酯的置换价(10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栓模内须预先涂润滑剂。润滑剂有两类:①脂肪性基质的栓剂:选用软肥皂、甘油各1份及95%乙醇5份的混合液;②水溶性基质的栓剂:用油类为润滑剂,如液体石蜡、植物油等。

2.教学难点

如何保证栓剂的外观,圆滑没有凹坑。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利用多媒体介绍栓剂中的置换价的概念及应用。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现在栓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栓剂的制备及置换价的计算。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随着新制药技术、新基质的不断显现,国内外对栓剂的研究及利用显著增加,显现中空栓、泡腾栓、微囊栓、海绵栓。


六、复习思考题

1.甘油栓的制备原理是什么?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甘油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3.结合实验说明计算置换价有何意义?

4.甘油明胶作为栓剂基质的特点是什么?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董磊, 李超英. 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4(003):346-346.

[2]丁劲松, 闫军, 李焕德. 生物粘附性达那唑缓释栓剂的处方筛选与体外释放度考察[J]. 中国药房, 2003, 14(005):265-267.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5.26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微囊的制备

授课时间

2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复凝聚法制备微囊,

掌握微囊的质量评价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了解制备微囊的常用方法。了解影响微囊成型的因素。掌握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配制明胶溶液和阿拉伯胶溶液。(50min

醋酸调节A型明胶至等电点以下,使其带正电荷并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凝聚;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20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重点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明胶有A型和B型之分,A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79B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4.85.2。制备微囊所用的明胶为A型。

10%醋酸溶液调pH时,应逐滴滴入,特别是当接近pH接近4时更应小心,并随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微囊的形成。

2.教学难点

判断显微镜中到底是乳剂、气泡还是微囊。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展示液体型药物和固体型药物制备的微囊的结构。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微囊在制剂中的应用。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复凝聚法制备液体石蜡微囊。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日常生活用品中和现在所用制剂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微囊。

如香精的微囊,大蒜油微囊。

六、复习思考题

1.绘图说明在调节pH前后显微镜观察到的混合药液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变化原因。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宋健, 陈磊, 李效军. 微胶囊化技术及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2]梁莉靖, 李双双, 杨飞,. 紫草素微囊的固化机制与性能[J]. 西北药学杂志, 2020, v.35(01):87-92.

[3]闵洁, 陈晓旋, 郑丽娟,. 阳离子型自分散稳定密闭香精微胶囊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569793A[P]. 2020.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1.6.2

课程名称

药剂学实验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

授课章节

青霉素G钾盐稳定性实验

授课时间

2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

使用经典恒温法公式计算药物有效期

2.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初步了解用化学动力学测定药物稳定性的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各种溶液的配制;在5个温度情况下滴定青霉素G钾盐溶液;(200min

求算半衰期和有效期。(5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各种温度下含量的测定(使用滴定法),

2.教学难点

1)利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和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求算有效期

四、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利用多媒体详细介绍利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和一级速率方程计算有效期的原理。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测定有效期的几种方法。尤其是经典恒温法。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讨论现在的药品的有效期是如何测定、推算的。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青霉素G钾盐稳定性实验。

六、复习思考题

1.简述青霉素稳定性测定的原理。

2.青霉素g钾盐的稳定性实验说明了其在临床上该注意什么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苏银法. 经典恒温法药物稳定性试验数据的电子表格处理程序[J]. 医药导报, 2004, 23(003):189-190.

[2]李昌勤, 王金梅, 康文艺. 经典恒温法测定荆芥饮片有效期[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郑鹏程, 李铜铃, 许小红,. 经典恒温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阿魏酸钠注射液的有效期[J]. 华西药学杂志, 2005, 20(00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