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一、流动站概况

苏州大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苏州大学药学院,于2012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

苏州大学药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93年苏州医学院药学系。近二十年来,药学院依托苏州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借助快速发展的苏州经济与高度发达的江苏省医药行业,现已建设成为国内优秀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新药研究基地。

学院现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物分析、生药学等全部二级学科),拥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药学博士后研究流动站”。药学学科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三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药学专业为校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一流。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8名,硕士生导师40名。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超过80%。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江苏省双创人材、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杰出人才近十名,拥有一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梯队。

科研力量雄厚,实验条件完善。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100余项。拥有教学科研用房两万平方米,用于教学科研的先进仪器设备配备充足。

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医药产业。学院建有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体系完善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包括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制剂及药物分析、药物代谢中心等,为医药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学院与全国二十余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有11家校企联合新药研发中心(技术平台),获批有5个“江苏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产学研联盟1个。

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学院与美国哈佛医学院、密西西比大学、韦恩州立大学、韩国岭南大学、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等建立了科研合作与师生交流关系;学院与日本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大坂大学等四所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另外,有数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受聘为苏州大学药学院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学院有在校学生约1000人,其中本科生约750人,硕士生约200人,博士生近50人。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学业生涯和职业技能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参与率高,成果显著;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就业中展现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展望未来,药学院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潮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药学人才,为推进我国医药行业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专家

药理学

(一)镇学初

主要研究方向

1.靶向神经精神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以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病、抑郁症、药物成瘾为靶向,寻找和发现新型小分子药物。

2.神经递质受体调控及信号传导机制:研究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受体信号及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并探讨其在重大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和机理。

3.胶质细胞及神经免疫:研究胶质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及其在生理病理条件下的作用,神经免疫与胶质功能调控。

镇学初教授简介

1996 年获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起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药理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于纽约城市大学药理系任职副教授。2006年入选“百人计划”,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神经递质课题组组长。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5月,加入苏州大学药学院,任药理系教授、药学院院长。

镇学初教授主要从事精神神经药理研究及相关药物研发,包括靶向神经精神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神经递质受体调控及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以及胶质细胞及神经免疫的研究。他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专得十余项,担任多个国内、国际刊物的编委。先后主持科技部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等项目,作为骨干先后参加多个973项目。

(二)秦正红

秦正红教授

1994获美国宾州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1994-1999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博士后工作,1999-2002年在哈佛大学任讲师。2003年引进苏州大学,现为苏州大学药理学特聘教授,博导,苏州市衰老与神经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秦正红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元死亡机制研究,主要开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和实验治疗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以苏州大学为署名单位发表的SCI论文已有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及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1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科技部973项目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参编、主编教材和专著7部。

目前承担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1. 科技部973项目(2011CB510003):自噬对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调控,2011-2016,247万。

2. 科技部863项目(2008AA02Z436):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在重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008-2011,273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930035):自噬与凋亡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细胞生存中的意义,2010-2013,170万。

(三)王光辉

研究方向: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帕金森病和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分子病理机制,探索致病蛋白的作用机理及其相关修饰对其功能和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同时研究致病蛋白的降解机制,从而揭示致病蛋白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课题组在研和完成国家基金委项目8项,参加973和863项目4项,在Science Signaling, Molecular Psychiat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

王光辉教授简介

2001获日本东京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03年至201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1年受聘至苏州大学。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及药物靶点发现的研究,回国后共发表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在Mol Psychiatry、Brain、CDD、HMG、Oncogene、JBC等影响因子大于5的杂志发表论文11篇。其中发表在CDD上关于帕金森病相关的线粒体蛋白Omi与自噬关系的论文被Nature网站列为神经科学特色论文Featured Article,并于2010年9月21日被Faculty of 1000-Medicine评为Top10论文,在Mol Psychiatry发表的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反映了科研工作已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1项,参加科技部973、863项目及基金委重点项目各1项(已结题)。目前在研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作为973项目课题组组长和骨干参加973项目各1项。

先后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1998年至1999年获日本国际交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6月至2004年8月先后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2004年8月至2009年9月受聘于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肿瘤研究所,从事恶性血液病的分子靶向新药研究。2009年起受聘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任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课题组长(PI),兼任江苏省血液学研究所和苏州大学药学院教授。为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美国American Journal of Blood Research编委。

近几年在Blood、JCI、JNCI、Cancer Research、Leukemia等国际杂志上已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总IF>160。此外先后后申请了11项新药专利(中国2项、美国5项、国际4项),其中一个已经获加拿大卫生部批准进行临床试验。

(四)许国强

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于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寻找药物作用新靶点,并基于高效的药物新靶点探索新的蛋白质药物和先导小分子化合物。将建立新的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如蛋白质泛素化和类泛素化修饰)进行高通量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在信号传导和疾病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索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新途径。建立新的方法对转移肿瘤中蛋白的水解等过程进行研究,探索疾病发生的生物标志物,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肿瘤诊断试剂盒。利用多肽和小分子药物来调控细胞中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调节蛋白质活性,从而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为这些多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结构改造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许国强教授简介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系及Weill医学院药理学系先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助理研究教授的工作。参与完成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Biotechnology,PNAS,JACS,Chem. Biol.等杂志上发表40多篇SCI论文,申请美国专利1项,所开发的产品已实现商业化。

(五)李凯

研究方向:

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1. 基因突变检测技术:自主研发了高保真聚合酶突变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的诊断,遗传病的诊断,肿瘤突变分析。

应用研究2. 利用反因子核酸酶进行基因修饰和基因敲除:优化了TALENs克隆和组装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细胞株的制备,动植物物种基因组的改造,和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等。

基础研究:

基因突变规律

肿瘤相关突变的确定

基因治疗新技术研发

李凯教授简介

1988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94年获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博士学位。99年任UCLA和C.R. Drew医学院助理教授,实验室主任。03年任美国希望城人类遗传学和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访问科学家。2007年兼任美国希望城国家医学中心人类遗传学和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客座教授。2007年至今任苏州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研究,研发了基于高保真酶的突变检测技术,提出了可治愈HIV感染的基因治疗新方案,描述了人类基因突变的规律性现象。已发表英文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52篇;出版基因检测技术英文专著一部。

(六)梁中琴

梁中琴  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理学系主任。

梁中琴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和实验治疗研究,包括开展自噬/Cathepsin L信号传导机制在脑胶质瘤辐射抗性及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中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基金、苏州市社会发展基金及苏州大学医学发展重点项目各一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973项目一项。发表SCI 论文二十余篇,获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及江苏省卫生厅一等奖各一次,连续两次获苏州大学周氏科研优异奖。主持校药理学精品课程,参编药理学教科书6部,优秀教学成果奖3次。

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656):Cathepsin L信号在调节胶质瘤干细胞辐射抗性中的作用,2010.01-2013.12,38万;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052):Cathepsin L激活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30, 30万;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452):自噬/溶酶体途径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2007.01-2008.01,8万;

4.江苏省自然基金(BK2006051):自噬/溶酶体途径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2006.01-2009.12,4万元;

5.苏州大学医学发展基金重点项目: Cathepsin L激活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2007-2009. 8万;

6.2008年: 2006年:自噬/溶酶体途径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 苏州市社会发展和三药研究项目,批准号:ssy0633,  起止日:2006-2009


(七)谢梅林

谢梅林,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近30年来,一直从事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防治高脂相关性疾病的药物发现及其机制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二类新药消瘀降脂胶囊(已获得SFDA颁发的新药证书)和中药909(已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对新药的筛选和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多个制药公司委托的10个项目的有关新药主要药效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有4项,分别为:

1.一种姜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0610038764.5(专利独占许可5年)

2.降血脂药物组合物,发明专利号:ZL02112488.4(已转让)

3.蛇床子素的用途及用于治疗脂肪肝的制剂,发明专利号:ZL200510038908.2

4.蛇床子素在制备防治心肌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010135307.4

目前可承担下列的新药筛选和研发工作:

1.降血压药物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2.调节糖脂代谢药物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3.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药物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4.保肝退黄药物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5.药物对豚鼠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

6.药物的溶血试验

7.药物的血管刺激试验


(八)张慧灵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信号机制及药物研发,包括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死亡的形式、分子信号机制及药物干预。

张慧灵教授简介:

2005年获苏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11月-2008年11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脑中风实验室做博士后。2009年任苏州大学教授。2002年被评为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2002年获苏州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发表SCI论文近20篇,担任多个国内、国际刊物的审稿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青年科技奖一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项。


(九)毛新良

研究方向:

分子肿瘤学、肿瘤药理学、药物毒理学、基因靶向药物研究、前体药物的高效筛选、依据结构活性关系的新药设计、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临床药理学等方面。

毛新良教授简介:

毛新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北京大学。曾获日本国际交流奖学金赴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完成博士论文研究。2000-2004年先后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生物化学系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8月-2009年8月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肿瘤研究所从事恶性血液病的靶向新药研究。2009年9月起受聘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血液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创建了分子靶向白血病新药研究实验室(Laboratory for Targeted Anti-Leukemia Drug Discovery)。为美国血液学学会和美国肿瘤研究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药剂学

(一)陈大为

研究方向:

(1)主动给药系统研究

(2)功能性高分子载体研究

(3)治疗性基因递送研究

陈大为教授简介:

陈大为教授,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剂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约184篇,其中SCI收录62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4项,研发国家级各类新药27个。曾先后于1996年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称号,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7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8年获辽宁省政府“优秀新产品开发二等奖”;2000年荣获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称号,获沈阳市政府“五四”青年奖章;200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获沈阳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年和2007年连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奖”;2006年获中国药学会“以岭杯”论文三等奖;2007年分别获“首届中药现代制剂国际学术论坛”论文一等奖和“第一届亚洲药剂学学术会议”论文优秀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学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二等奖和《药学学报》年度优秀论文奖等。


(二)张学农

研究方向:

纳米靶向/缓控释及给药系统;2. 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

张学农教授简介

张学农,男,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2003.8~ 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苏州大学药学院;现为国家发改委价格评审中心专家成员、国家药审中心新药审评专家库成员,中国药学会药剂学分会委员,江苏省药学会药剂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人事厅、科技厅和教育厅评审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和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抗感染药学》副主编,《中国药物警戒》常务编委。

科研平台

新型给药系统(DDS):纳米粒、微球、脂质体等制备平台

制备纳米粒、微球、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如肝靶向NCTD-CS纳米粒相比与原料药显著促进了药物的肠道吸收。能提高NCTD的肝靶向性,发挥更强的抗肝肿瘤作用。 NCTD-CS-MS具有较高的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药物的释放时间延长,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给药频率。NCTD微球的悬浮性及分散性较好。NCTD-CS-MS经肝动脉栓塞对兔的VX2肝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新辅料利用,药物与辅料修饰、合成平台

新型辅料作为载体用于纳米粒、微球的制备。药物、辅料修饰、合成,制备理化性质更为优良的新辅料和药效更好的新药。如以Eudragit为载体制备的纳米粒有pH敏感性,在体内发挥显著的靶向作用。体内肝细胞表面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能特异性识别药物分子的半乳糖残基,将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去甲斑蝥素(NCTD)进行乳糖化修饰得到具有主动肝靶向性的修饰物乳糖化-去甲斑蝥素(Lac-NCTD),Lac-NCTD-NPs结合了药物的主动靶向性和纳米粒自身的被动靶向性,在体内被肝细胞ASGP-R特异性识别,达到药物在体内的双重肝靶向作用,在小鼠体内表现出强的抑瘤活性。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平台

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体内药物动态行为与量变的规律性。如大鼠在体肠循环方法,考察壳聚糖的促药物胃肠道吸收作用。研究CyA-NP在小鼠体内分布,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将纳米粒作为注射制剂,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研究药物制剂的体内动力学特征。利用Caco-2研究药物吸收机理。

药物化学


(一)杨世林

研究方向:

(1)中药及天然药物新药研究

(2)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3)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中药复方作用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研究

杨世林教授简介

杨世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毕业。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江西中医学院首席教授,苏州大学医学部主任。现为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国家中药固体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现代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

杨世林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60多名。近5年来,杨世林教授主持过30余项国家级课题,主要有:国家86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国家计委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等大型课题。作为项目总体策划,参加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等项目。多项成果获国家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杨世林教授还担任中国GAP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副理事长等许多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受聘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中医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大学名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新药评审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受聘为贵州省政府中医药现代化顾问,四川、山东、青海省政府科技顾问等职。


(二)乔春华

研究方向简介

(1)应用相关

兽药、农药残留检测单抗制备用半抗原的制备。

擅长小分子与蛋白偶联,半抗原的制备技术。

(2)基础研究

抗寄生虫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乔春华教授简介

乔春华,2004年毕业于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获得有机化学专业博士。2004-2007年在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enter for Drug Design 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为抗艾滋药物Ziagen的发明人Robert Vince 教授。2008年引进苏州大学药学院,现为药物化学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抗寄生虫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近5年主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候选药物研究项目各1项;苏州市科技支撑项目1项。共计15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5余项,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授权专利转让。


(三)张小虎

研究方向: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成药性的研究。分两部分:

1.  靶向中枢神经系统小分子药物的研究:重点是帕金森综合症和抑郁症。帕金森症以腺苷受体A2A为靶点,着重研究非多巴胺靶点对改善患者的运动机能,认知功能和情绪的作用。张老师在这一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参与研发了两个临床前化合物,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

2.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重点是放疗增敏,胚胎通路靶点的研究。这一方向避开了当今过分拥挤的激酶领域,针对肿瘤治疗中的癌症转移,复发等普适顽症设计研发新型药物。立题新颖,效果实用。

张小虎教授简介

张小虎,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获化学博士学位。1998-2000就职于Strategene, an Agilent Company, 任研究员。2000-2008就职于Neurocrine Biosciences,任资深研究员。2008-2012就职于BioDuro, a PPD Company,历任总监,资深总监,执行总监。2012年初加入苏州大学,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博士长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研究与开发,对以G蛋白偶合受体为靶点的小分子成药有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果。以腺苷受体A2A为靶点的抗帕金森综合症的研究得到了Michael Fox基金的资助并成功开发出临床前候选化合物;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CRF-R1为靶标的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最终使两个化合物进入一期和二期临床。张博士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美国化学会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药物化学(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刊物,所发论文被广泛引用,包括美国化学会誌,药物化学,自然(nature)等。张博士是十几篇专利的合作发明者。


药物分析

(一)张洪建

张洪建 博士,教授

1994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博士学位。1994-1998年期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不饱和脂肪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及褪黑激素对代谢酶的调控。1999年初加入美国Bristol-Myers Squibb制药公司,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性研究。2008年应邀加盟PharmaResources公司,主管临床前成药性研究。2011年7月受聘至苏州大学,现为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药学院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洪建教授长期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性研究。在多年的新药研发工作中, 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科研及新药创制经验,特别是在Bristol-Myers Squibb任职期间,曾带领或参与了多个研究小组,先后发现了十几个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候选药,如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多次参加美国药监局 (FDA) 新药申请 (IND) 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估及毒理研究工作,并撰写各种申报资料。张洪建教授不仅擅长药物处置机制(代谢酶、转运体)的基础研究,同时善于运用成药性原理及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指导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候选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一期实验设计;在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科学论文46篇。

主要研究方向

1. 药物代谢反应类型鉴定、代谢酶(CYP、UGT、SULT等)基因亚型对清除率的影响

2. 药物外排及摄取转运体对ADME过程及PK-PD相关性的作用

3. 基于代谢酶及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安全性评估


(二)谢洪平

研究方向:

1、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

以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为基础,研究药物(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和质量标准。利用光谱全谱分析,结合药物信息学技术,研究药物快速在线分析和无损分析方法,特别是近红外光谱分析,建立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2、体内药物与代谢产物分析

探讨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预处理分离、富集技术,建立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探讨药物(毒物)以及病理状态对内源性代谢物谱的影响,以生物信息学和药物信息学为基础,研究药物代谢组学,评价和预测药物的毒性和有效性;研究病理代谢组,建立临床诊断新方法,发现病理状态的代谢标记物(组)。

3、免疫分析与基因分析

以磁性纳米粒为基础,研究超顺磁性、无荧光吸收的新型纳米载体材料。基于纳米粒和等离子体共振,研究长寿命荧光和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标记体。建立类均相、高灵敏时间免疫分析和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设计新型荧光基因探针和免疫探针,开发新的生物药物和临床检验诊断试剂。


谢洪平教授简介

谢洪平,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厅评审专家,担任Analytica Chimica Acta、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Analytical Sciences等国际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人、《抗感染药学》和《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获地厅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优秀论文(二等奖)各1篇。主持(或主研)科研项目共1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4项、市厅级项目1项、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9篇。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一)王剑文

王剑文教授简介

王剑文 研究员,博导。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SCI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3部。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高层次人才、苏州大学“东吴学者”称号。


研究方向

(1)重要药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

(2)细胞防御反应中活性氧信号转导研究

(3)药用植物、真菌的培养及活性成分生产。

(4)特境微生物的成分与功能研究


三、流动站管理人员

联系人:黄小波

电  话:0512-65882089

邮  箱:huangxiaobo@suda.edu.cn

地  址: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

网  址:http://pharm.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