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工程:从基础研究到前沿药物的探索应用

发布者:张晗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抗体工程:从基础研究到前沿药物的探索应用

主讲人:任宝永 思格(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51125日(周二)18:30-19:30

地点: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1001-1101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 20089- 20117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硕士   海洋药物专业

  • 20049- 20087月 东北师范大学           本科  生物技术基地班

工作经历

  • 20187-至今          思格(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 20145- 20186月      阿思科力(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 20117- 20144月        无锡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疫苗研发工程师

项目经历

  •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三届科技领军人才

  • 作为专利发明人共申请发明专利41项、PCT发明专利8项、美国专利4项。

  • 参加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药物的研发一项、参加国家863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参加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项。

研究方向:

  • AI大模型赋能的抗体发现与工程化:探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模型在新型抗体分子预测、筛选和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加速药物分子的成药性改造。

  • 新一代高通量抗体发现技术平台搭建:集成多元化筛选技术,包括高效率的单B细胞筛选、经典杂交瘤技术及体外噬菌体展示筛选等。通过结合多物种来源(小鼠、纳米抗体、兔),实现创新靶点的快速验证与高亲和力、多功能先导抗体分子的规模化筛选。

  • 生物大分子工程化药物开发与转化:聚焦于抗体药物(mAb)、高难度ADC药物以及细胞治疗(如CAR-T/NK)的靶点发现、分子工程设计及临床前转化研究。


内容简介

解析抗体科学如何从基础免疫学概念发展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从IgG的经典Y形结构入手,深入探讨其独特的亲和力、亲合力机制以及治疗性抗体如何通过人源化工程不断克服免疫原性挑战。

介绍抗体在科研中的关键应用,包括WB、流式细胞术以及Co-IP等技术。同时聚焦于前沿的抗体工程技术和药物开发:从高效的噬菌体展示和单B细胞筛选平台,到人工智能AI在抗体设计中的革命性应用。

详细分析单克隆抗体(mAb)之后的下一代药物格局,涵盖双特异性抗体(BsAb)T细胞重定向机制、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生物导弹”概念,以及CAR-TCAR-NK细胞疗法与抗体的核心关联。本次讲座将帮助学生梳理从基础理论到产业转化、从实验技术到未来趋势的抗体知识概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