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的药物化学及先导化合物发现

发布者:宋雪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细胞自噬的药物化学及先导化合物发现

主讲人:欧阳亮 研究员

主持人:龙亚秋 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13日 10:00-11:00

报告地点:云轩楼2108会议室



专家简介

欧阳亮,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学学士(2005年)、药物化学博士(2010年)。从2010年9月至今,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任教,现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四川大学“双百人才工程”入选者。近五年,通讯作者在PNAS,Angew Chem, ACS Cent Sci, J Med Chem, STTT和APSB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个人H指数53。受邀作为编委参编了Elsevier出版的药物相关英文学术专著3本。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部分专利实现临床转化。获得二十二届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入选2023-2025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担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药理学会理事,四川省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J Med Chem、ACS Med Chem Lett和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编委。

报告简介

细胞自噬作为进化保守的程序性生物学过程,其调控异常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缺乏特异性靶向自噬的治疗药物,可以发展基于全新靶标与机制的原创新药。本研究围绕 “自噬特异性调控靶标挖掘-小分子调节剂设计-成药性优化” 核心科学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策略,系统解析自噬时序性调控网络(起始成核、延伸融合、降解回收及线粒体自噬阶段),通过识别创新靶标,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结构导向优化,开发了系列靶向自噬关键蛋白的小分子调节剂:包括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ULK1激动剂BL-918、JNK3亚型选择性抑制剂25c与共价抑制剂JC16I;针对心血管疾病的SIRT3变构激动剂SKLB-11A、APLNR偏向激动剂AP-7;针对肿瘤的ERK1/2-ERK5代偿机制抑制剂SKLB-D18、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剂AUTAC等10余个成药性候选分子。部分候选药物已实现专利转化并进入临床前研究,在体内外模型中展现出显著的疾病治疗活性及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本研究为靶向自噬的原创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与实验基础,助力突破重大疾病治疗的临床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