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熠教授课题组和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合作2020年11月在化学与生物学期刊Biomacromolecules发表通讯作者论文:Systemic Delivery of NAC1 siRNA by Neuropilin-Targeted Polymersomes Sensitizes Antiangiogenic Therapy of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IF: 6.1,二区)。DOI:10.1021/acs.biomac.0c01253
抑制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阻断肿瘤在体内扩散,能大大改善先前没有治疗过的转移乳腺癌患者无进展存活。有研究表明贝伐单抗减少了向肿瘤供血而产生低氧浓度囊,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潜在地刺激了肿瘤的扩散。这些研究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以贝伐单抗治疗的病人存在复发分险,以及这些药物最开始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但最终无益于提高总体存活率的原因。该论文基于前期课题组发现的乳腺癌进展相关癌基因NACC1可调控乏氧微环境及维持肿瘤干细胞干性等功能出发,与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钟志远教授团队合作,用tLyP-1肽功能化嵌合体(tLyP-1-Ps)介导的neuronilin-1(NRP-1)靶向载体特异性识别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深入肿瘤血管组织靶向递送NAC1 siRNA,以提高mTNB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敏感性,对乳腺癌肺、骨转移可进行有效干预。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等项目支持。张熠教授和钟志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晓卉、2018级硕士研究生董顺利参与此项工作。
通讯作者:张熠,苏州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苏大医学部主任助理、药理学系副主任。迄今为止,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20余篇,SCI一区论文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Oncogene、Autophagy、Theranostics、Cancer Letters等。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项;曾获中美抗癌协会-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USCACA-AFCR)Scholar Award、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曾获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2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目前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