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授课对象:

药 学

授课学时:

72

教材版本:

药物分析(第八版)

主讲教师:

谢洪平、贵春山、张经硕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制

20210221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谢洪平 授课日期:2021-03-01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主编:杭太俊,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绪论

授课时间

1学时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的定义和特殊性、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2)熟悉药品的质量管理规范

3)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和学习要求

2.技能(能力)目标:

了解药品与化学试剂的差异,知晓药品纯度所关注的化学组分。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 共计:1学时

1)课程的安排。(5分钟)

2)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物分析定义、药品定义) (5分钟)

3)国家药品标准及药品质量控制(《中国药典》和其他国家药典基本知识简介) (20分钟)

4)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药品生产质量质量管理规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定》、《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定》)15分钟)

5)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与主要内容。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药物和药品的定义、药物分析的定义。

2)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3)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2.教学难点

1)药物分析课程与分析化学的差异和各自的作用。

2)药品与化学试剂的异同。


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1)对于“药物分析的法定性,及其怎么保证法定性”为题,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主要以老师引导的方式,辅助以学生回答问题,说明法定性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对法定结果的影响及其严重性

2和学生分享一些因药品不纯没有得到有效鉴别而导致的医药事件。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药物分析课程之学习方法个论

复习思考题

1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法令性文件GLPGMPGSPGCP,为什么能够规范药品研究、生产、经营的准入条件。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谢洪平 授课日期:202131-10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主编:杭太俊,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第一章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授课时间

6学时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的目的与内容、药品标准制定的方法和原则;

2)熟悉药物分析的术语,药品标准的类型,中国药典的进展和内容,主要国外药典的内容;

3)了解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2.技能(能力)目标:

药品标准中“凡例”对药品质量的控制及其“凡例”对国家标准的作用。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药品质量示例、质量研究的目的。(1学时)

2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3学时)

 3.药品质量的分类、中国药典。(1学时)

4. 主要外国药典、药品检验与监督。(1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药物和药品的定义、药物分析的定义

2)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3)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2.教学难点

 “凡例”中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掌握。


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1)以“国家药品示例:阿司匹林”为例详细讲解药典的格式

2)以“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为题,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重点强化学生对药物分析法定性的认识及其保障措施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2016年重庆太极集团药品颜色的质量事件


复习思考题

  1. 药物色泽和熔点能够控制药品质量的原理。

  2. 药品标准的规范性的重要性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凡例项的规定。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谢洪平 授课日期:2021310-22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主编:杭太俊,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授课时间

7学时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药物鉴别实验的内容;掌握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

2)鉴别试验灵敏度的判定方法及常用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

3)鉴别试验中所用的鉴别方法,并比较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4)理解鉴别试验中条件的选择及其重要性。

2.技能(能力)目标:

药物组分特征参量的特点和提取方法。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与目的鉴别试验的项目(1学时)

2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3学时)

3鉴别方法(2学时)

4鉴别试验的条件及方法验证(1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药品质量标准术语

2)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

3)中国药典的内容



2.教学难点

药物组分特征参量的特点和提取方法、及其在鉴别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1)以TLCUV方法的专属性为图例,详细讲解专属性与灵敏度的关系,同时详细讲解教材中的一个实例。

2)以TCL鉴别例为题,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重点强化学生对鉴别方法专属性的认识

3)以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的波长和双波长处吸光度比为例,说明药物组分特征参量的特点和提取方法



2.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鉴别试验的灵敏度

复习思考题


1、以“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为例,说明药物组分特征参量的提取方法和作用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药物分析(第7版)”中关于药物的鉴别试验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3.24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3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1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杂质的定义、来源。

2)杂质的类别。



  1. 技能(能力)目标:

1)掌握可能产生杂质的药物生产环节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引入杂质的概念(10分钟)

  2. 介绍经典杂质(20分钟)

  3. 杂质的来源(20分钟)

  4. 为何要检查杂质(10分钟)

  5. 杂质的处理(10分钟)

  6. 与杂质研究相关的指导原则(5分钟)

  7. 杂质的类别(15分钟)

  8.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杂质来源;

2)杂质类别。



  1. 教学难点

1)杂质来源(可能产生杂质的药物生产环节)。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杂质的结构式,介绍杂质产生的原因。便于学生直观记忆,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华法林、水杨酸……)引导学生自行得出哪些中间体或副产物可能会成为产品中的杂质。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之游离水杨酸和有关物质检查

  2. 盐酸氨溴索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检查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杂质与药物纯度的关系?

  2. 药物中杂质是越少越好吗?

  3. 为何要检查信号杂质?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3.29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3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1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2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杂质的限量。

2)杂质的检查方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杂质限量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杂质常用检查方法及其原理

  3. 掌握杂质常用检查方法的适用情况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杂质的限量及其计算(30分钟)

  3. 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10分钟)

  4. 杂质检查方法的验证(10分钟)

  5. 化学法检查杂质(20分钟)

  6. 色谱法检查杂质(20分钟)

  7.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杂质限量的确定和计算;

2)杂质检查方法(化学法、色谱法)。



  1. 教学难点

1)杂质检查方法(化学法、色谱法)。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硫酸亚铁中高铁盐的检查、吡罗昔康中有关物质检查……)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原理和应用。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之游离水杨酸和有关物质检查

  2. 盐酸氨溴索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检查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杂质限量如何确定?

  2. 用于杂质检查的方法有何要求?

  3. 化学法和色谱法的特点是什么?分别适合用于哪些杂质的检查?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3.31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3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2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3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杂质的检查方法(色谱法、光谱法)。

2)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杂质常用检查方法及其原理(色谱法、光谱法)

  2. 掌握杂质常用检查方法的适用情况(色谱法、光谱法)

  3. 掌握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的检查方法、原理、注意事项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10分钟)

  2. 色谱法检查杂质(20分钟)

  3. 光谱法检查杂质(20分钟)

  4. 氯化物检查法(20分钟)

  5. 硫酸盐检查法(10分钟)

  6. 铁盐检查法(10分钟)

  7.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色谱法检查杂质的原理和应用;

  2. 光谱法检查杂质的原理和应用;

  3. 氯化物检查法。



  1. 教学难点

  1. 杂质检查方法(色谱法、光谱法);

  2. 氯化物检查中干扰的排除。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卡托普利及其片剂中卡托普利二硫物的检查、樟脑中有关物质检查、两性霉素B中有关物质检查……)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原理和应用。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之游离水杨酸和有关物质检查

  2. 盐酸氨溴索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检查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色谱法和光谱法的特点是什么?分别适合用于哪些杂质的检查?

  2. 内消色法和外消色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3. 检查铁盐杂质时,是否需要考虑铁离子价态?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05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3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3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重金属、砷盐、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检查方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重金属、砷盐、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的检查方法、原理、注意事项,能够合理运用具体方法。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10分钟)

  2. 重金属检查法(25分钟)

  3. 砷盐检查法(25分钟)

  4. 干燥失重检查法(10分钟)

  5. 水分检查法(10分钟)

  6. 炽灼残渣检查法(10分钟)

  7.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重金属检查法的原理和应用;

  2. 砷盐检查法的原理和应用;

  3. 费休氏法测定微量水分。



  1. 教学难点

  1. 重金属检查法

  2. 砷盐检查法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乳酸钠溶液中重金属的检查、呋塞米中砷盐的检查……)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原理、应用、注意事项。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炽灼残渣与重金属检查有联系吗?如何联系?

  2. 药物中的重金属和砷盐有哪些来源?

  3. 重金属和砷盐有没有新的检查方法(教材中未提到的)?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07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3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3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4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方法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易碳化物、残留溶剂、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检查方法

  2.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3. 基因毒性杂质、金属催化剂杂质的种类和检查方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易碳化物、残留溶剂、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的检查方法、注意事项,能够合理运用具体方法

  2. 了解基因毒性杂质、金属催化剂杂质的来源和检查方法

  3. 掌握常用特殊杂质检查方法的原理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10分钟)

  2. 易碳化物检查法(5分钟)

  3. 残留溶剂检查法(20分钟)

  4. 溶液颜色检查法(10分钟)

  5. 溶液澄清度检查法(10分钟)

  6. 特殊杂质检查限度的确定和检查方法(20分钟)

  7. 基因毒性杂质(10分钟)

  8. 金属催化剂杂质(5分钟)

  9.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残留溶剂检查;

  2. 特殊杂质检查限度的确定和检查方法



  1. 教学难点

  1. 基因毒性杂质的确定(警示结构)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硫酸庆大霉素中C组分相对比例的检查、瑞格列奈中左旋异构体检查……)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原理、应用、注意事项。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盐酸氨溴索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检查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光学异构体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2. 特殊杂质检查限度如何设置?

  3. 除了顶空气相色谱法,还有哪些残留溶剂检查方法?

  4. 特殊杂质检查与一般杂质检查在方法上有何不同(偏好)?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12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4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

1节 容量分析法的分类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容量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

  2. 光谱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容量法测定含量方法种类和数据计算

  2. 掌握光谱法测定含量方法种类和数据计算

  3. 掌握光谱法的仪器使用(校正、杂散光检查、数据准确度……)

  4. 掌握空白试验的作用和操作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容量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计算(30分钟)

  3. 光谱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计算(40分钟)

  4. 光谱法的仪器使用(校正、杂散光检查、数据准确度……)10分钟)

  5. 空白试验5分钟)

  6.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容量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计算

  2. 光谱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计算

  3. 空白试验。



  1. 教学难点

  1. 原料药与制剂含量测定的区别;

  2. 光谱法的仪器使用(校正、杂散光检查、数据准确度……)。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直接滴定、剩余滴定、紫外吸收系数法、紫外对照品比较法……)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原理、应用、注意事项、计算方法。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片剂的含量

  2. 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原料药的含量

  3.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剂的含量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容量法适用于哪类药物?

  2. 光谱法适用于哪类药物?

  3. 原料药与制剂的含量测定有何区别?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14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4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

1节 容量分析法的分类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色谱分析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色谱分析法测定含量方法种类和数据计算

  2. 掌握色谱分析法的仪器使用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10分钟)

  2. 色谱分析法原理、类别、特点、适用情况30分钟)

  3. 色谱检测器的选择(20分钟)

  4. 色谱分析法的仪器使用20分钟)

  5. 色谱效率提高的方法(10分钟)

  6.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色谱分析法原理、类别、特点;

  2. 色谱分析法的数据计算



  1. 教学难点

  1. 如何针对药物结构选择合适的色谱法;

  2. 内标法的原理和运用。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反相色谱法、正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原理、应用、注意事项、计算方法。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药物含量测定常用哪种色谱方法?

  2. 药物结构与选用色谱方法的关系?

  3. 内标法的适用情况?

  4. 药物结构与检测器选用的关系?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19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4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

2节 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新建方法的流程

  2. 新建方法的验证参数和验证过程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常量、微量、痕量药物测定的要求和方法选择

  2. 掌握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参数与验证流程

  3. 能够设计参数验证实验并实施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10分钟)

  2. 常量、微量、痕量药物测定的要求和方法选择10分钟)

  3. 新建含量测定方法的流程(10分钟)

  4. 新建方法的验证参数(10分钟)

  5. 新建方法的验证流程(50分钟)

  6.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常量、微量、痕量药物测定的要求和方法选择;

  2. 新建含量测定方法的流程

  3. 新建方法的验证。



  1. 教学难点

  1. 根据药物含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2. 验证实验数据不理想时如何调整实验方法。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阿司匹林、水杨酸……)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参数验证实验设计、实验条件调整等。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新建方法是否需要验证全部参数?

  2. 针对痕量药物有哪些合适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富集方法?

  3. 各验证参数之间是否具备相关性?

  4. 质谱法有何特殊的验证?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21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4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

2节 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3节 分析样品的制备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样品制备方法与目的

  2. 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定量样品的制备

  2. 掌握稳定性测定样品的制备

  3. 掌握样品制备常用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上次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阿司匹林方法验证案例(30分钟)

  3. 鉴别样品制备(5分钟)

  4. 检查样品制备(5分钟)

  5. 定量测定样品的制备(10分钟)

  6. 稳定性实验样品制备(5分钟)

  7. 样品基质与样品制备(10分钟)

  8. 样品制备常用方法(20分钟)

  9.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新建方法验证案例解读;

  2. 样品制备常用方法



  1. 教学难点

  1. 根据药物结构和剂型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

  2. 根据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阿司匹林、水杨酸、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乳膏剂……)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参数验证实验设计、实验条件调整、样品制备方法、制备要求等。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

  2. 氧瓶燃烧法测定含碘药物的含量

  3.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片剂的含量

  4. 片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

  5.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剂的含量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乳膏剂如何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

  2. 针对痕量药物有哪些合适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富集方法?

  3. 凯氏定氮法适用于哪些药物的含量测定?

  4. 氧瓶燃烧法适用于哪些药物的含量测定?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26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5章 体内药物分析

1节 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储存

2节 体内样品处理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体内样品种类、采集方法、储存方法

  2. 常用体内样品的特点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体内样品的特点,能够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理的体内样品

  2. 掌握常用体内样品的采集和储存方法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领域(10分钟)

  3. 体内样品的特点和测定方法(10分钟)

  4. 血样的种类、采集、储存(30分钟)

  5. 尿样的采集、储存(20分钟)

  6. 唾液、毛发、组织的采集、储存(20分钟)

  7.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情况;

  2. 体内样品的特点和测定方法

  3. 血样和尿样的特点、采集方法



  1. 教学难点

  1. 血样和尿样的特点、采集方法;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测药效、测代谢该采集哪种体内样品?)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体内样品特点、用途、采集方法。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血样的特点是什么?常用于哪种试验目的?

  2. 尿样的特点是什么?常用于哪种试验目的?

  3. 哪些行业或领域有可能用到体内样品分析?

  4. 体内样品与体外样品的区别?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4.28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5章 体内药物分析

2节 体内样品处理

3节 体内样品分析方法与方法验证

4节 典型体内药物分析应用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体内样品种类、采集方法、储存方法

  2. 常用体内样品的处理目的和处理方法

  3. 体内样品分析方法的验证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体内样品的特点,能够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理的体内样品

  2. 能够针对特定的体内样品建立检测方法

  3. 能够对建立的检测方法设计验证方案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体内样品的储存、去除酶活性(10分钟)

  3. 分析方法与样品处理步骤的选择(10分钟)

  4. 常用体内样品处理方法(50分钟)

  5. 案例解读、讨论(20分钟)

  6.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体内样品的储存、去除酶活性

  2. 分析方法与样品处理步骤的选择

  3. 常用体内样品处理方法



  1. 教学难点

  1. 血样中内源蛋白的去除;

  2. 尿样中不同形态药物的测定选择;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人血浆中氨氯地平对映体检测、替诺福韦双特戊酯对左卡尼汀血药浓度的影响)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体内样品特点、用途、采集方法、检测方法、验证参数。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血样中的内源蛋白会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处理?

  2. 为何要去除酶的活性?

  3. 哪些检测技术适合用于体内样品分析?

  4. 如何选择尿样的处理方式?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5.03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1节 结构与性质

2节 鉴别反应

3节 有关物质检查

4节 含量测定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芳酸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鉴别的联系

  2. 芳酸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3. 芳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1. 技能(能力)目标:

  1. 能够根据芳酸类药物结构设计鉴别方法

  2. 能够根据芳酸类药物生产工艺设计杂质检查方法

  3. 能够根据芳酸类药物结构和剂型设计含量测定方法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芳酸类药物结构与鉴别的联系(30分钟)

  3. 芳酸类药物的杂质检查(30分钟)

  4. 芳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30分钟)

  5.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根据芳酸类药物结构设计鉴别方法

  2. 根据芳酸类药物生产工艺设计杂质检查方案

  3. 根据芳酸类药物结构和剂型设计含量测定方案



  1. 教学难点

  1. 药物结构与鉴别的联系

  2. 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处理(排除干扰、富集……)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阿司匹林、贝诺酯……)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芳酸类药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阿司匹林HPLC检查与含量测定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阿司匹林原料药适合采用哪种含量测定方法?

  2. 原料药检查通过的杂质项目,制剂是否有必要检查?为什么?

  3. 体内阿司匹林该如何检测?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5.05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作业点评

7章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

1节 结构与性质

2节 鉴别试验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体内阿司匹林检测方法

  2.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结构与性质、鉴别的联系



  1. 技能(能力)目标:

  1. 能够设计侧重点不同的体内芳酸类药物检测方案

  2. 能够根据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结构设计鉴别方法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前次课程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体内阿司匹林检测方法点评、讨论(50分钟)

  3.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结构、性质(20分钟)

  4.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鉴别(20分钟)

  5.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根据侧重点不同设计体内芳酸类药物检测方案

  2. 根据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结构设计鉴别方法



  1. 教学难点

  1. 药物结构与鉴别的联系

  2. 各种体内药物检测方案的侧重点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阿司匹林、肾上腺素、克伦特罗……)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体内芳酸类药物检测方案的侧重点、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结构与性质、鉴别的联系。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体内阿司匹林各种检测方案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结构中各基团的性质与鉴别的联系?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张经硕授课日期:2021.05.10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班

授课章节

7章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

3节 特殊杂质与检查

4节 含量测定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杂质检查

  2.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含量测定



  1. 技能(能力)目标:

  1. 能够设计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特殊杂质检查方案

  2. 能够根据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结构和剂型设计含量测定方法

  3. 能够设计体内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检测方案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简单回顾前次课程内容,引入本次课堂教学内容(5分钟)

  2.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杂质检查(20分钟)

  3.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含量测定(50分钟)

  4. 体内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20分钟)

  5. 课堂内容总结回顾(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含量



  1. 教学难点

  1. 干扰非水滴定的各因素的排除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通过PPT给出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结合案例讲解。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通过具体案例(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讲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非水滴定法的使用要点。





  1. 实验教学:(简要列出实验内容标题)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1. 非水溶液滴定法适合用于哪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2.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结构中各基团与含量测定的联系?

  3. 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有没有其他检测方案?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2020版中国药典

2)知网、万方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贵春山                                 授课日期:2021.6.2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药学

授课章节

第十二章 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的分析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结构、性质、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依据

  2. 熟悉喹啉与青蒿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有关物质的特点。







  1. 技能(能力)目标:

硫酸奎宁的非水溶液滴定法与非水溶液中硫酸的酸性强度变化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喹啉类药物的分析(6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0分钟)

二、鉴别试验(15分钟)

三、有关物质与检查(15分钟)

四、含量测定(20分钟)

第二节 青蒿素类药物的分析(4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0分钟)

二、鉴别试验(15分钟)

三、有关物质与检查(5分钟)

四、含量测定(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含量测定(硫酸奎宁的非水溶液滴定法)









  1. 教学难点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线索,体现科学性和生动性。









B.互动教学:

以“硫酸奎宁在非水溶液中电离强度”为题,课堂讨论“强度与滴定程度的关系”。











  1. 实验教学:

片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青蒿素结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含量测定?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刘文英. 药物分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贵春山                                 授课日期:2021.6.7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药学

授课章节

第十三章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结构、性质、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依据

  2. 含量测定(酸性染料比色法、离子对色谱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20分钟)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12分钟)

二、主要理化性质(8分钟)

第二节 鉴别试验(25分钟)

一、托烷生物碱类Vitaili鉴别反应(5分钟)

二、与硫酸-重铬酸钾的反应(5分钟)

三、与生物碱显色剂或沉淀剂的反应(5分钟)

四、光谱鉴别法(5分钟)

五、色谱法(2分钟)

六、硫酸盐和溴化物的反应(3分钟)

第三节 有关物质与检查(15分钟)

一、氢溴酸东莨宕碱的有关物质检查(10分钟)

二、硫酸阿托品中的有关物质的检查(5分钟)

第四节 含量测定(40分钟)

一、酸性染料比色法(25分钟)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5分钟)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1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含量测定之酸性染料比色法







  1. 教学难点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线索,体现科学性和生动性。









B.互动教学:











  1. 实验教学: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生物碱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刘文英. 药物分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贵春山                                授课日期:2021.6.9/10/16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药学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授课时间

3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维生素类药物的结构、性质、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依据

  2. 含量测定之多波长法(维生素A的三点校正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方法选择性之多波长法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10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25分钟)

二、鉴别试验(15分钟)

三、含量测定(60分钟)

第二节  维生素B1的分析(5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5分钟)

二、鉴别试验(15分钟)

三、含量测定(20分钟)

第三节  维生素C的分析(6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5分钟)

二、鉴别试验(20分钟)

三、杂质检查(5分钟)

四、含量测定(20分钟)

第四节  维生素D的分析(4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0分钟)

二、鉴别试验(15分钟)

三、杂质检查(5分钟)

四、含量测定(10分钟)

第四节  维生素E的分析(5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0分钟)

二、鉴别试验(10分钟)

三、杂质检查(10分钟)

四、含量测定(2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各类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维生素A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三点校正法含量测定的原理以及换算因素的计算



  1. 教学难点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线索,体现科学性和生动性。







B.互动教学:

以“维生素A的三点校正法”为题,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重点是多波长分析法与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1. 实验教学: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片剂的含量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维生素E的同步荧光法










  1. 复习思考题

  1. 维生素A类药物有哪些结构特点?其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2. 多波长分析法为什么能够提高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刘文英. 药物分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贵春山                                 授课日期:2021.6.17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药学

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类,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有关物质与检查方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15分钟)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5分钟)

二、雄性激素与蛋白同化激素(4分钟)

三、孕激素(3分钟)

四、雌激素(3分钟)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鉴别试验(40分钟)

一、理化性质(5分钟)

二、化学鉴别法(20分钟)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分钟)

四、红外分光光度法(5分钟)

五、色谱法(5分钟)

第三节 有关物质与检查(15分钟)

一、有关物质的检查(5分钟)

二、硒的检查(3分钟)

三、残留溶剂的检查(2分钟)

四、游离磷酸盐的检查(5分钟)

第四节 含量测定(30分钟)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5分钟)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分钟)

三、比色法(2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性质

2)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1. 教学难点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线索,体现科学性和生动性。









B.互动教学:

对甾体激素类药物的LC-MS/MS分析法,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重点是选择性离子检测方式与分析选择性的关系。









  1. 实验教学: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甾体类激素药物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有哪些?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刘文英. 药物分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贵春山                                 授课日期:2021.6.21/23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药学

授课章节

第十六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授课时间

2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抗生素类药物的类型、结构、质量和稳定性特点以及分析方法

  2. 熟悉各类抗生素药物的有关物质来源、特点和检查方法。



  1. 技能(能力)目标:

检查项之组分测定对药物质量控制的作用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概述(30分钟)

一、抗生素类药物的定义和特点(5分钟)

二、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类(10分钟)

三、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5分钟)

四、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分析(10分钟)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6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5分钟)

二、鉴别试验(30分钟)

三、有关物质与检查(10分钟)

四、含量测定(5分钟)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6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15分钟)

二、鉴别试验(30分钟)

三、有关物质及组分与检查(10分钟)

四、含量测定(5分钟)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50分钟)

一、结构与性质(20分钟)

二、鉴别试验(15分钟)

三、有关物质及组分与检查(10分钟)

四、含量测定(5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抗生素药物的结构、质量、稳定性的特点

2)抗生素药物的分析方法



  1. 教学难点

庆大霉素中C1C2C1aC2a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测定、及其无特征UV光谱物质的分析方法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线索,体现科学性和生动性。









B.互动教学:

以“庆大霉素中C1C2C1aC2a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测定”为题,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重点是组分测定项对药物质量控制的作用。









  1. 实验教学: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抗生素药物有什么特点?常用的鉴别试验方法有哪些?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刘文英. 药物分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贵春山                                 授课日期:2021.6.24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一)

所属学科

药物分析学

教材名称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药学

授课章节

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分析概论

授课时间

10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片剂和注射剂的分析;

  2. 熟悉复方制剂分析;

  3. 了解药物制剂类型及其分析特点。



  1. 技能(能力)目标:




  1.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药物制剂类型及其分析特点(20分钟)

一、药物制剂类型(5分钟)

二、药物制剂的分析特点(5分钟)

三、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及相容性试验(5分钟)

四、药物制剂的过程分析(5分钟)

第二节 片剂分析(30分钟)

一、性状分析(3分钟)

二、鉴别试验(2分钟)

三、剂型检查(15分钟)

四、含量测定(5分钟)

五、辅料及包材的分析(5分钟)

第三节 注射剂分析(30分钟)

一、性状分析(3分钟)

二、鉴别试验(2分钟)

三、剂型检查及安全性检查(15分钟)

四、含量测定(5分钟)

五、辅料及包材的分析(5分钟)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20分钟)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片剂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2)注射剂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 教学难点






  1.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

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线索,体现科学性和生动性。









B.互动教学:

以“溶剂油干扰的排除——有机溶剂稀释法”为题,进行简短的课堂讨论,重点是分析方法灵敏度对选择性的影响。









  1. 实验教学:






  1.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 复习思考题

注射剂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常见附加剂有哪些?














  1.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刘文英. 药物分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