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五)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代码

PHAR1045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

学   分

10

学   时

36

主讲教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习系全体教师

修订日期

202163

指定教材

徐岚等编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科学出版社,第3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生物化学与分予生物学实验技术是依靠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整套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技术。本实验室的主题和实验补充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所涵盖的材料。本课程提供基本的实验室技术和实验方法的介绍,以及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和生物分子的性质和反应的直接经验。学生每周按时参加实验讲座并进行实验。本课程包括9(4小时/)。除了实验室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它还包括核苷酸、蛋白质、脂质和其他代谢物的分析和酶活性的测量。本课程还包括6个综合实验,帮助学生为未来的研究实验室工作做准备。

(二)课程目标:

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设置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有:1、使学生获得对于生物化学与分予生物学理论基本内容的深刻理解;2、使学生熟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实验原理和得到操作技术的基本训练;3、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思维方法。

课程目标1

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外,还系统介绍了当前生物化学与分予生物学研究常用的电泳、层析、离心分离、印迹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技术的原理、种类、应用和前沿。

1.1 帮助学生复述理论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1.2 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基本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

课程目标2

蛋白质与核酸、酶学、糖、脂和生物氧化部分的实验是比较成熟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通过这些实验训练学生的生化基本实验操作;核酸部分的实验主要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实验,这些实验是近几年在研究生实验课中开设并有部分实验选用到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最后部分有8个综合性实验,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科研入门训练。

2.1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

2.2 帮助学生学习实验报告写作技巧

课程目标3

在使用本实验教程时,各院校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的教学层次和不同的实验室条件,在实验课教学中选择开设实验的内容。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1.1

实验项目1:基本操作法

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药学专业);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药学专业);生物学、药学和生物制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2

2.1

实验项目2: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药学专业);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药学专业);生物学、药学和生物制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2.2

实验项目3: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

2.3

实验项目4: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

课程目标3

3

实验项目56:血清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

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药学专业);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药学专业);生物学、药学和生物制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4

4

实验项目7,8: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药学专业);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药学专业);生物学、药学和生物制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三、教学内容(四号黑体)

实验项目1基本操作法

 1.教学内容

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吸量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要素。

 2.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各项规章制度。

2)熟悉移液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掌握正确使用吸量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书写实验报告。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离心机的注意事项;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要素。

2)教学难点:规范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流程。

 4.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视频,动画的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讲授的同时演示实验的重难点;同时在同学们实验室,给予相应的指点。

 5.教学评价

通过对实验结果,计算,讨论的评价来评价学生每节课学习的成果和讲授的有效性。同时期末实验实操的测试可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法的掌握情况。


实验项目2: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教学内容

以唾液淀粉酶为例,通过不同的颜色反应来验证其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水解淀粉的活力大小,以及氯离子、铜离子对酶活力的提高和抑制作用。

 2.教学目标

1)了解温度、pH、无机离子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2)熟悉并加深对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

3)掌握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水解淀粉的活力大小,以及氯离子、铜离子对其酶活力的影响。

实验项目3: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

 1.教学内容

分离血清中的HDL, 用抽提液提取胆固醇。利用显色液和浓硫酸与胆固醇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进行比色测其含量。

 2.教学目标

1)了解脂蛋白分离及定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2)熟悉化学沉淀方法的操作过程,以及各类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3)掌握HDL提取、分离技术。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深入了解高密度脂蛋白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抽提方法和测定的意义。

 4.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视频,动画的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讲授的同时演示实验的重难点;同时在同学们实验室,给予相应的指点。

 5.教学评价

通过对实验结果,计算,讨论的评价来评价学生每节课学习的成果和讲授的有效性。同时期末实验实操的测试可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法的掌握情况。

实验项目4: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

 1.教学内容

利用血清中ALT作用于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其在碱性溶液中显红棕色的原理。根据其深浅来反映出血清中ALT活性的强弱。

 2.教学目标

1)了解血清ALT的测定原理及意义。

2)熟悉ALT活性强弱的临床意义及临床诊断指标。

3)掌握血清中ALT作用于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的过程。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血清中ALT含量的临床意义。

2)难点:理解ALT单位的定义。理解实验中设定的两个对照的意义分别是什么。理解计算公式。

 4.教学方法

教师现场讲授、示范实验操作技术难点和关键细节。

 5.教学评价

教师现场考查实验操作并对操作进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对实验中原始数据的记录,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临床意义的分析。教师结合现场表现和实验报告给出最终评价分数。

实验项目56:血清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

 1.教学内容

1)硫酸铵分段盐析法将血清中的γ-球蛋白与其他蛋白质分离。

2)葡聚糖凝胶过滤法除硫酸铵,得到纯化的γ-球蛋白。

3)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验证血清蛋白质。

 2.教学目标

1)掌握:盐析、凝胶层析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及操作技术。

2)熟悉:蛋白质的基本提取与分离的方法。

3)了解:层析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盐析分离血清蛋白质的原理;不同浓度(NH4)2SO4分别沉淀不同血浆蛋白质;葡聚糖凝胶层析的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浆蛋白质的机制。

2)教学难点:不同浓度(NH4)2SO4分别沉淀不同血浆蛋白质的机制,葡聚糖凝胶层析的具体操作。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总体思路。

 4.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重点及注意事项等,辅以视频并示范实验操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判并进行点评。

 5.教学评价

现场考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出现问题时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数据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实验项目7,8: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1.教学内容

使用离心技术,从新鲜大鼠肝细胞中分离细胞质和细胞核,并分别提取细胞质和细胞核水解液中的RNADNA,绘制RNADNA的标准曲线,通过比色获得细胞质和细胞核水解液中的RNADNA的含量及比值。

 2.教学目标

1)了解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熟悉测定DNAR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细胞核的分离和纯化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胞核分离纯化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方法;动物肝脏DNA的提取和二苯胺法定量法;RNA的提取和苔黑酚法定量法。

2)难点:密度梯度离心法基本操作技术。

 4.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视频,动画的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讲授的同时演示实验的重难点;同时在同学们实验室,给予相应的指点。

 5.教学评价

通过对实验结果,计算,讨论的评价来评价学生每节课学习的成果和讲授的有效性。同时期末实验实操的测试可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法的掌握情况。


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

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

序号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1

实验项目1:基本操作法

 4

 2

实验项目2: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

 3

实验项目3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

 4

 4

实验项目4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4

 5

实验项目5血清γ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一)

 4

 6

实验项目6血清γ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二)

 4

 7

实验项目7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一)

 4

 8

实验项目8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二)

 4

 9

实验考试

 4

五、教学进度(四号黑体)

3:教学进度表(五号宋体)

周次

日期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6


实验项目1:基本操作法

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各项规章制度。

 4

正确使用吸量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书写实验报告。


 7


实验项目2: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pH、无机离子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4

掌握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水解淀粉的活力大小,以及氯离子、铜离子对其酶活力的影响。书写实验报告


 8


实验项目3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

分离血清中的HDL, 用抽提液提取胆固醇。

 4

利用显色液和浓硫酸与胆固醇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进行比色测其含量,并通过电泳鉴定。书写实验报告


 9


实验项目4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血清ALT的测定原理及意义

 4

测定血清ALT的活性;书写实验报告


 10


实验项目5血清γ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一)

使用盐析法分离血清球蛋白。用葡萄糖凝胶G25进行蛋白质的纯化。

 4

分离纯化球蛋白;书写实验报告


 11


实验项目6血清γ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二)

使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进行蛋白质的鉴定。

 4

电泳鉴定;书写实验报告


 12


实验项目7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一)

使用离心技术,从新鲜大鼠肝细胞中分离细胞质和细胞核

 4

分离细胞质和细胞核;书写实验报告


 13


实验项目8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二)

通过比色获得细胞质和细胞核水解液中的RNADNA的含量及比值

 4

测定 DNA RNA 的含量;书写实验报告


 14


实验考试


 4

完成实验考试试卷;回收实验用具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教材:徐岚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2014

  2. 参考书:

    1. 查锡良主编《生物化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 吴士良主编《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9

    3. 吴士良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09

    4. 贡成良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七、教学方法 (四号黑体)

1.讲授法: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视频,动画的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讲授的同时演示实验的重难点;同时在同学们实验室,给予相应的指点。

2.演示法:教师课堂讲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重点及注意事项等,辅以视频并示范实验操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判并进行点评。

3.观摩法: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或视频观摩课堂教学过程。

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1. 722型分光光度计12

2. 水浴箱3

3. 试管及试管架1/2

4. 离心机12

5. 电泳仪6

6. 吸量管1/2

7. 层析缸             70

8. 微量注射器             10

9. 移液器                  50

10.电泳槽                  12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四号黑体)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小四号黑体)

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

课程目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实验室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课程目标2

理论课知识要点和实验鉴定技术

实验报告

课程目标3

理论课知识要点和实验鉴定技术

实验报告

课程目标4

理论课知识要点和实验鉴定技术

实验报告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平时

期中

期末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1

60

N/A

40

(例:课程目标1达成度={0.6x平时目标1成绩+0.4x期末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按课程考核实际情况描述)

课程目标2

60

N/A

40

课程目标3

60

N/A

40

课程目标4

60

N/A

40





(三)评分标准 (小四号黑体)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75-89

60-74

60

不合格

A

B

C

F

课程

目标1

完全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基本操作法;实验报告的书写

较好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基本操作法;实验报告的书写

基本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基本操作法;实验报告的书写

不能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基本操作法;实验报告的书写


课程

目标2

完全掌握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判断;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

较好掌握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判断;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

基本掌握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判断;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

不能掌握酶的特异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判断;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


课程

目标3

完全掌握血清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和电泳实验方法

较好掌握血清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和电泳实验方法

基本掌握血清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和电泳实验方法

不能掌握血清球蛋白分离与纯度鉴定和电泳实验方法


课程目标4

完全掌握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较好掌握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基本掌握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不能掌握细胞核的分离、纯化和核酸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