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授课对象: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学时: | 36 |
教材版本: | 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主讲教师: | 刘艳丽 郑毅然 陈燕 王媛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制
2021年1月1日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郑毅然 陈燕 授课日期: 2021-3-19、2021-3-22、2021-3-25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一 免疫学实验 | 授课时间 | 300分钟 |
| |||
| |||
| |||
1. 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10’) 2. 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撰写内容简介(10’) 3.凝集反应的原理 (10’) 4. 试管凝集试验的原理和操作(25’) 5.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和操作(25’) 6.间接凝集:乳胶凝集试验的原理和操作(25’) 7. 观看运用胶体金免疫渗析方法进行孕检的视频和原理降解(15’) 8.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原理,显微镜观察吞噬作用,画示意图(30’) 9. 免疫沉淀反应原理讲解(10’) 10.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原理及示教片观看(10’) 11.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原理及示教片观看(10’) 12. 火箭电泳原理及示教片观看(10’) 13. 琼脂板制作示教及操作(30’) 14. 对流免疫电泳原理及操作(70’) 15. 实验结果观察及记录(10’) | |||
| |||
| |||
| |||
实验内容: (1)试管凝集试验 (2)玻片凝集试验 (3)乳胶凝集试验 (4)胶体金免疫渗析方法进行孕检 (5)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6)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7)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8)火箭电泳 (9)对流免疫电泳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视频播放、PPT展示和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 |||
| |||
| |||
| |||
|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郑毅然 陈燕 授课日期: 2021-4-26、2021-4-29、2021-5-7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二 细菌的基本特性—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二)细菌的培养法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三)细菌的分布、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四)细菌毒素的测定 | 授课时间 | 600分钟 |
| |||
| |||
| |||
| |||
| |||
| |||
| |||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视频、PPT图文、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 |||
| |||
| |||
| |||
|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王媛 授课日期: 2021-5-3、2021-5-7、2021-5-10、2021-5-17
2021-5-6、2021-5-10、2021-5-13、2021-5-20
2021-5-14、2021-5-18、2021-5-21、2021-5-28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三 药品中沙门菌的检测(一)——(四) | 授课时间 | 300分钟 |
| |||
(1)掌握药品中致病菌沙门菌的检查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 (2)使用选择培养基的种类和接种方法。 (3)判断沙门菌阳性和阴性的标准。 | |||
| |||
1. 药品中沙门菌的检查(一):接种SS平板(50’) 2. 药品种沙门菌的检查(二):克氏双糖铁培养基接种(50’) 3. 药品中沙门菌的检查(三):甘露醇、尿素、半固体、蛋白胨水(50’) 4. 药品中沙门菌的检查(四):革兰染色、玻片凝集(150’) | |||
| |||
(1)鉴别、选择培养基来分离鉴定沙门菌;生化反应结合革兰染色及血清学鉴定沙门菌。
(1)分离、鉴别沙门菌的原理和操作。 | |||
| |||
实验内容: (1)利用鉴别、选择培养基(S-S平板)对药品中的细菌进行选择培养以分离沙门菌 (2)接种克氏双糖铁培养基进一步分离培养疑似沙门菌 (3)生化反应鉴定:吲哚试验、尿素酶试验、甘露糖发酵试验,以及细菌动力学试验 (4)革兰染色鉴定 (5)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试验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图文、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 |||
| |||
| |||
(1)记录在沙门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过程中,每一步骤的现象及结果,并加以分析说明(三线表); (2)思考题:如何检验药品中的大肠杆菌?请设计实验流程。 | |||
|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王媛 刘艳丽 授课日期: 2021-5-3、2021-5-10
2021-5-6、2021-5-13
2021-5-14、2021-5-21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四 常见致病性细菌及真菌的基本形态和检测 | 授课时间 | 300分钟 |
| |||
了解熟悉葡萄球菌、链球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菌落、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等各类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和检测方法。
| |||
| |||
(1)淋病奈瑟菌与链球染色标本观察(15’) (2)葡萄球菌三种色素观察(10’) (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溶血现象(15’) (4)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试管法(30’) (5)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玻片法(30’) (6)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染色标本观察(15’) (7)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方法和染色标本观察(10’) (8)支原体菌落的形态观察(5’) (9)梅毒螺旋体的形态观察(10’) (10)镀银染色方法,以及口腔中奋森螺旋体的镀银染色操作(60’) (11)放线菌的形态特征讲解及观察(10’) (12)真菌三种集落形态特征讲解及观察(10’) (13)真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新生隐球菌的形态特征讲解及观察(10’) (14)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形成试验讲解及操作(70) | |||
| |||
(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血浆凝固酶试验的两种方法:玻片法和试管法。 (2)镀银染色法染色螺旋体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及观察。 (4)真菌三种集落观察注意的关键点。 (5)真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新生隐球菌的观察的重点。
(1)血浆凝固酶试验的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试管法的操作。 (2)镀银染色法染色螺旋体后,镜检鉴定奋森螺旋体。 (3)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形成试验操作及结果观察。 | |||
| |||
实验内容: (1)观察及镜检葡萄球菌、链球菌、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菌落、螺旋体等各类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2)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试管法 (3)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玻片法 (4)镀银染色方法检测口腔中奋森螺旋体 (5)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形成试验操作及结果观察。 (6)真菌小培养的应用。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图文、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 |||
| |||
| |||
(1)记录淋病奈瑟菌、链球菌的形态(图); (2)记录血浆凝固酶试验(试管法、玻片法)的原理、步骤、现象及结果; (3)思考题:如何检验药品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4)结核分枝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支原体菌落、梅毒螺旋作图; (5)记录镀银染色的步骤及结果; (6)记录真菌三种菌落特点 (7)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新型隐球菌、放线菌作图 (8)记录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形成实验的步骤及 结果(画图) (9)思考题:结核杆菌为什么用抗酸染色? (10)真菌小培养技术有何重要意义? (11)哪些药品中不得检出白假丝酵母菌?为什么? | |||
|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刘艳丽 授课日期: 2021-5-31、6-4、6-7、6-10、6-11、6-18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五 细菌总数的检测 | 授课时间 | 100分钟 |
| |||
掌握药(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掌握平皿法测定供试样品中细菌总数的方法及结果判断。
通过实验,掌握倾注法测定药(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掌握菌落计数方法。 | |||
| |||
(1)细菌总数的测定的定义(5’) (2)倾注法测定细菌总数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0’) (3)平皿菌落计数法的原则及举例(10’) (4)学生分组及动手进行倾注法涂布样液(35’) (5)学生分组及动手进行菌落数计数及计算(40’) | |||
| |||
(1)倾注法倒菌板。 (2)菌落计数及统计处理。
严格规范操作无菌操作及待检测样液的均匀涂布。 | |||
| |||
实验内容: (1)细菌总数的测定的定义 (2)倾注法测定细菌总数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平皿菌落计数法的原则及举例 (4)学生分组及动手进行倾注法涂布样液 (5)学生分组及动手进行菌落数计数及计算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图文、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 |||
| |||
| |||
(1)记录药(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步骤。 (2)记录药(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 (3)思考题:细菌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应如何避免? | |||
|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刘艳丽 授课日期: 2021-5-24、5-27、6-4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六 病毒学基本检测 | 授课时间 | 140分钟 |
| |||
了解病毒生物特性,了解常用的病毒的培养方法,熟悉细胞培养接种病毒后病变现象观察及狂犬病毒包涵体的识别,掌握病毒血凝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
通过实验,掌握病毒血凝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 |||
| |||
(1)正常细胞、病变细胞(CPE)、狂犬病毒内基小体形态特征(10’) (2)视频示教病毒的细胞培养及注意事项讲解(15’) (3)视频示教鸡胚接种病毒及注意事项讲解(15’) (4)病毒血凝试验操作及结果判定(100’) | |||
| |||
(1)体内外病毒培养方法。 (2)病毒检测方法及原理。
病毒血凝试验操作及结果观察。 | |||
| |||
实验内容: (1)病毒体内外培养的方法 (2)细胞培养、细胞形变、包涵体的形成 (3)鸡胚接种法培养病毒 (4)学生分组及动手观察病毒及培养病毒的细胞涂片 (5)学生分组及动手进行病毒血凝试验的操作及结果的判定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图文、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视频教学:观看病毒分类及培养、鸡胚接种及病毒血凝试验 (4)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 |||
| |||
| |||
(1)记录正常细胞、病毒CPE现象、狂犬病毒的内基小体(图)。 (2)记录病毒血凝试验的步骤和结果。 (3)思考题:病毒培养法有哪几种?目前采用的病毒快速诊断的技术有哪些? | |||
| |||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王媛 授课日期: 2021-6-7、6-10、6-18
课程名称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 所属学科 | 医学 |
教材名称 |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 授课年级 |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
授课章节 | 模块七 实验操作考核 | 授课时间 | 60分钟 |
| |||
了解熟悉细菌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步骤
考察学生对实验技术及相应原理的掌握程度。 | |||
| |||
(1)复习回顾细菌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流程(5’) (2)取药品中鉴定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涂片、革兰染色(30’) (3)对染色后样品进行显微镜镜检(10’) (4)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作图(15’) (5)对操作过程和镜检结果进行评价 | |||
| |||
革兰染色原理和操作流程和镜检作图
革兰染色的操作规范性 | |||
| |||
实验内容: (1)复习回顾细菌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流程(5’) (2)取药品中鉴定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涂片、革兰染色(30’) (3)对染色后样品进行显微镜镜检(10’) (4)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作图(15’)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考核,对操作过程和镜检结果进行评价。 | |||
| |||
| |||
| |||